分给他们的是位于三楼的标准型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带阳台。
门口玄关有鞋柜,客厅有沙发、电视,冰箱,书桌,厨房除了炊具都备齐了,卧室也不,置备的是一米五床,以及贴合整面墙的大衣柜。
整个房间窗明几净,没有太过复杂的装修,但地板砖锃亮,墙上也没有污渍,看起来极其舒服。
“怎么样,可还满意?”司彧将她的行李放到卧室的地板上,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开始通风换气。
“不错啊,条件是真好,居然还能做饭,这通的是什么管道的气?”
这么偏远的地方,不应该有然气才对。
“沼气。”清歌听了有些遗憾,“下次住的久了,可以考虑买点炊具,这样就能给你做饭吃了。”
司彧敏感的抬头,“咋,这次不打算住的久?”
清歌呲牙,“我还得等我的录取通知书呢,短则一周,长则半个月,你不就申请了半个月么?”
司彧松了口气,“吓死我了,我以为你要提前走呢,其实我们飞行大队条件还是可以的。你别看外面那样。”
“那还用,飞行大队的条件要是不行,那就没好的地方了,你现在已经是军官了吧?”
“嗯,我找领导批假,他你可以直接随军的,只要你随军,这房子想住多久就能住多久。”
飞行员的确有不受营级以上随军的条件限制,只要是飞行员有需求,就可以直接申请随军。
而且像是战斗机飞行员家属,部队还能安排文职工作,就是为了保障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郑
要不人家:“在部队里,十年的奋斗或许还不如飞行员三年的成长迅速。”
这可真不是而已。
但是,在别人羡慕的背后,却是飞行员们在航校时期就需攻克物理、数学、电子机械、气象信息等各种理工科难题,同时还要面临严苛的淘汰机制。
航校毕业后,他们还需在飞行训练基地经过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基础飞行技术到空中战术能力的全方位训练。
就比如现在,即使他已经下部队了,但还属于‘菜鸟’级飞行员,飞行大队和飞行训练基地是挨着的,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才是成功的根本。
所以国家培养一个专业的飞行员,可能比战机本身,还要昂贵。
“房间我已经打扫干净了,你看还有没有要帮忙的?”
司彧正准备打开她的行李箱帮忙铺床,清歌就,
“车上那些都是给你们战友带的首都特产,你一会儿拿去分分就行,就不用往上拿了。”
司彧扭头:“你不需要?在这儿很无聊的,平时不能出门,周没有训练任务的时候,我才能带你出去走走。
其实不用给他们的,留着你自己吃,看看电视,吃吃零食,大脑放空放空,”
“这儿有网没?我带羚脑的,可以学习的,不需要看电视。”
司彧一愣,赶紧走到书桌那儿,还真找到了网线,俩人试着插入电脑的网络接口,调试了一会儿,遗憾,没网。
“没事儿,没网也行,我下载的有学习视频,你不用担心我会无聊,其实我的学习量蛮大的。
而且我这硬盘里也有我下载的电影,以后我可是影视编剧专业的学生,没点干货储备怎么能行?”
司彧看的确没什么要忙活的了,“那行,我先回去销假,一会儿给你带饭过来,或者你跟着我去食堂吃也校”
清歌一想到那么多男人同时朝她看过来,就社恐的摇头,“不要,我不去,我不挑食,你带啥都校”
司彧忍俊不禁,“虽然你都知道,但我还是得强调下这儿的纪律,不能私自外出,不能拍照,不能打听,”
“诶哟,知道了啦,跟那些家属,我也会保持一定距离,多错多,我的心眼儿多不过人家,我乖乖在这儿学习。”
司彧摸摸她的头,“就知道我媳妇聪明,行啦,那我先走了,饭盒我已经买过了,一会儿回来陪你一起吃。”
清歌站在阳台目送他驱车到对面军营,才松口气伸了伸懒腰,看着左右两边郁郁葱葱的植被,不禁感叹:
“空气真好,真新鲜!”
随即不忘给家里座机打电话,结果电话响了半也没人接,看看时间,都已经上午十一点了,
“这俩孩子又去哪儿疯玩儿了?”
没办法,又给向南的手机打。
这手机还是上次南恩雅拉到她韩国房子里的那一批。
带回国之后,就给家伙也配了一部,恩雅的还是国际电话,所以给向南打更合适。
三声之后家伙接起来,“姐,你到了吗?”
“我到基地了,你们呢,跑哪儿去了?”
“恩雅姐姐带我出来吃好吃的了,我嫌我做饭难吃,不乐意在家吃,其实她做饭也没好吃到哪儿。”
南恩雅一把夺过手机,“个没良心的,我带你出来吃好的,你还吐槽上了,妈,”字还没扯出口,立即话锋一转,“姐,你到了?怎么样,环境如何?”
“你呀你,注意着点儿,可别带坏孩子。
你姐夫这儿挺好的,房子是新盖的,家具家电配备齐全,就连饮水机、洗衣机都有,”
“那就好,那就好,那你们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我呢也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给家伙改善下伙食。”
“也好,这子孤苦伶仃的自己过了几年,我也挺不好意思的,别让他出摊了,跟着你好好玩儿玩儿,但要注意安全。”
叮嘱了一会儿,才不放心的挂羚话。
清歌进卧室将空调打开,就开始收拾床铺。
司彧买的薄床垫和双人凉席搁置在一边,她铺上床垫,又铺一层床单,最后再将他清洗干净的凉席铺上,拿湿毛巾重新擦一遍。
司彧的军薄被、床单已经拿过来,她铺展开,看还挺干净,就搭到阳台的晾衣架上晾晒,一并的还有她鹅黄色毛巾被。
这就是广东,哪怕到了冬最冷的时候,也只是北方快入夏时的温度,一年四季都不需要准备太多东西。
随后又将带过来的东西,分门别类的摆放到书桌、茶几等地,包括她自带的零食,怎么可能不给自己准备呢?
收拾好,就听到对面传来铃声,再一看时间,已经十二点,这是下班铃?
站在阳台上一瞅,她家兵哥和别人家兵哥,都拎着多层饭桶,有有笑的朝着家属院的方向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