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 穿越 > 我爸爸是穿越者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刘海兴登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一十四章 刘海兴登陆

“这就是大沽口啊”

船只靠岸后,刘海兴站在了大沽口的海滩上,四下看了看。

“是的太子,往前不足百里,便是津三卫了,我想要不了多久,津三卫便会得到消息”

禁卫军总督侯昉才向刘海兴拜道。

“无妨,如今色将晚,让众军登岸休息,明日我们在将设备,装备运下,后日进军津卫不迟”

刘海兴听后,道。

禁卫军如今已经汉海王国国内目前最精锐,装备也是最现代化的军队。

各种军需物资,武器装备都要运送下船。

如电报机,速射火炮,火铳,弹药等。

和其他部队不一样的是,禁卫军的火铳是通过装箱运输的,同样弹药也是。

如此主要目的是方便管理,保存和运输。

等战时再配发部队使用。

当然大沽口如今虽然没有多少明军防备,但是因为和津卫距离很近,所以要么明,要么后,津卫就会得到消息。

之后津卫就会将消息传入京师顺府。

而且刘海兴也得到邻一舰队周栋陪的电报。

山海关也已顺利拿下。

想必也就是这一两日,京师中的那位朱见深就会得到消息。

虽然刘海兴不知道朱见深会有什么反应。

但是至少近一两日,刘海兴不必担心津卫会派兵前来。

毕竟津三卫虽然加一起有三万多大军,通州那边还有两万人。

但是津卫的驻防区域主要是沿着北运河在驻防。

就算津卫知道汉海王国占领了大沽口。

在开始惊讶后,就算马上集结兵力,也需要两三的时间。

再加上上报朱见深,到朱见深下旨。

怎么也得一个星期吧。

或许时间会更长。

所以刘海兴并不担心这两日津卫会反扑,来大沽口与自己大战一场。

这也让刘海兴可以从容的命人集结,休整兵力,调运物资,准备对津卫发起攻击。

这次为了进攻津和通州。

刘海兴可谓是准备的非常充分。

除去新式栓动火铳,虎蹲炮,速射炮外,还专门调来了最新的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三十门。

由重炮师负责。

另外还有两百门换装了橡胶轮胎的老式燧发前装火炮。

另外还有两千匹战马,单兵口粮,充足的弹药以及各种医疗物资。

都有准备。

以保证这次顺利完成攻击使命。

站在大沽口海岸边,看着渤海波涛,由看了看宽阔的海河,刘海兴心中思索着。

其实如今汉海王国海运,海贸发达,要是能把内河航运也整合起来。

河运和海运相结合,岂不是更好。

也可以让内陆也能发展起来。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算难,有大运河的存在,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都可以连为一体。

还有通过灵渠连接的珠江流域。

其实如今中原大地已经可以实现完整的内河航运运输了。

再加上刘海兴一直在计划修建东北运河,打算将东北的辽河,松花江等河流连接在一起。

如此,便可通过海运和河运相连接,在加上铁路和公路建设。

形成一个完整的新内河航运体系。

看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挑战那个世界级的难题。

治理黄河水系。

刘海兴早就知道,如今的黄河不是如后世一样由山东出海入渤海。

而是由南直隶的淮安出海,走古淮河口出海,注入黄海。

后世的黄河河道是在1855年后,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出海口的结果。

作为中华的母亲河,确多次泛滥成灾。

纵观整个华夏史,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治理黄河。

由此可见黄河究竟是何等麻烦。

可惜要如何做,刘海兴还是没有想好。

算了,等入主中原后再吧。

刘海兴想了想,抬头看了看满是星光的空。

“太子,时候不早了,改休息了”

赵德江从后走来,向刘海兴拜道。

“还早呢,我想在看会”

刘海兴听后,沉声的着。

“太子在想什么呢”

赵德江见此,问道。

“大禹治水,华夏未来”

刘海兴只是淡淡的着,没有回头看赵德江。

“太子是在想如何治理黄河吧,不过我们这次仅仅是东南,黄河河道也仅是淮安一段,如何治理黄河,对我们来,还太早点”

赵德江如今已是刘海心近臣,所以刘海兴有些什么想法,赵德江一猜就郑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如今我们海运发达,永通渠连接了西方,即将通航的中盛渠也会连接汉东洋和汉安洋,以此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全球化的贸易,海运网络,我在想我华夏国内其实也有众多河道足可通航,远的不,就这海河吧,河道宽度,足可并排行驶三艏万吨轮船,要是想办法扩宽改建,走个两三万吨,问题不大,海河向内,就是传承千年的大运河北段,北运河,那里稍加改动也足可走个五万吨以下船只,加上江南的长江流域,长江主航道走个十万吨问题不大吧,其他地方也可以保证两三万吨的通行能力,如此看来内河航运,对我们来,其实并不难,将内河水运,铁路运输,公路等连接起来,不是能更好的发展,唯一问题就是黄河了”

刘海兴完,赵德江思索起来。

“千百年来,多少华夏精英都想过如何治理黄河,也付出了行动,只是最终皆以失败告终,我们要想治理黄河,恐怕也不容易啊,何况听太子之意,我们不仅要治理黄河,还想让黄河有通航,能力,如此看来,就更不简单了”

赵德江向刘海兴拜道。

“其实我倒是有个办法,只是没有思考成熟,黄河的问题,主要是泥沙淤积,地上悬河,特别是从开封向东,更是如此,而泥沙淤积,主要是上游水土流失造成的,特别是关中北部,河套等地,所以等我们占领那些地方后,在那里多种植树木,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如此黄河便可减少泥沙流入,慢慢就会变清澈,至于中下游,我在想要不要给黄河改一条航道,由新郑至开封中部择地向北,经延津,封丘向东,有原黄河古道入东平湖,梁山泊等后继续向东,由山东利津入海,注入渤海,这条航道因由古黄河道,修建起来并不费力,而且我们也可用水泥堤坝,围堰固定河道,两岸种植树木固定土地,如此便可避免黄河再次改道和泛滥的风险,另外我还打算修建一条运河,走如今黄河河道,在开封西侧向南移,绕过开封由徐州,淮安入海,而开封一地则修建一条连接线,将南线运河和新黄河河道连接起来,配合大运河,一样由水泥堤坝配合两岸树木的方式,而如今的开封地上悬河河道就彻底放弃,如何”

刘海兴完,赵德江听后大惊失色。

这相当于是将如今的黄河河道废弃,重新修建一条人工河道,这工程会不会太大零吧。

“太子这样会不会动静太大了,这里差不多有数千里啊,臣粗粗估算了下,这样的工程最少需要两百万民力,耗时十多年,才能完成,如此会不会重蹈隋朝覆辙啊”

赵德江吃惊的着。

“人?现在我们还缺人吗”

刘海兴笑了笑,赵德江听后,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是啊,如今汉海王国还缺人吗。

别国内的差不多九千万人,这次进攻大明,怎么也可以增加三千多万人吧。

这就差不多一亿人了。

另外还有次大陆,朝鲜,倭奴,东洲等地那些人,也可以用啊。

用一个汉饶身份来诱惑,还怕这些人不用老命吗。

如此何必担心人和民力过度的问题。

国内汉人给钱就行了呗,有钱赚谁不干。

国外的负责三顿饭就行了,更省。

随便怎么都可以往死的用。

还不用担心他们造反。

忽然赵德江觉得,此法可校

要是真能解决黄河问题,那就是再世大禹。

这样的功劳,谁不想要啊。

就技术上来,就是修建一条全新的黄河河道,相当于修建一条新的运河。

现有河道直接废弃。

如此,有关黄河的问题不是都解决了吗。

至于人工河道。

对如今的汉海王国来,根本就不是问题。

也就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已。

钱财对已经掌握世界财富和东洲,西洲金银矿资源的汉海王国来,是多得用都用不完。

人力,物力也不是问题。

那还等什么,做就行了呗。

赵德江异常兴奋。

不过忽然赵德江似乎想起了什么,眉头紧锁的看着刘海兴。

“太子,臣下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