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来高高兴心洗三宴,胡家村的妇人们,视线有意无意地总要落到禾娘身上。更确切的是落到她肚子上。

妇人们声的嘀嘀咕咕,禾丫头虽嫁进了富贵窝,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这泼的富贵能不能守住哩?

冯铭轩的心里很不高兴,他只想让妻子开开心心的,这些妇人总盯着禾儿的肚子瞧是怎么回事?那声的嘀咕,是嘀咕,还是有一两句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虽然她们的脸上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恶意,可这过度的关注,在冯铭轩的眼里就是恶意。

禾娘的脸上很平静,心里却难受起来了,回家的喜悦心情瞬间都消失了。

不是她不想怀上孩子,也不是相公不和她……

可她就是怀不上孩子啊!

很久没吃的农家饭,禾娘此时味同嚼蜡,她默默的放下了筷子。

胡老二见女儿吃了几口饭就放下了筷子,他也放下了筷子,走到女儿女婿那一桌,瓮声瓮气的道:“禾儿,阿爹吃饱了,阿爹先回家了!”

冯铭轩拉着妻子的手,也跟着站了起来道:“岳父,我们也回去。”

等胡老二、冯铭轩和禾娘出了院子后,村长的婆娘朝妇人们狠狠的一瞪眼。那冒火的眼神,令妇人们慌了神,纷纷拿着筷子闷头吃起饭来。

胡老大暗暗叹了口气,村里的婆娘们都是直肠子,有什么事都是挂在脸上。

侄女成亲一年多还没孩子,孩子的心里肯定急啊!就连回到了娘家都不得安生!

再有侄女婿陪着禾儿回娘家,他都没有什么,关旁人何事?

村里的婆娘都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孙子的洗三宴,胡老大的脸上再也不见了笑意。

回到村尾,胖婶儿直接进了膳房,很快擀了三碗面,就着肉汤下面,还煎了三个鸡蛋放在面上。

父女俩和冯铭轩吃完面,心情才缓和了不少。

胡老二见女婿去了厕屋,安慰女儿道:“村里的婆娘都是长舌妇,禾儿别理会她们,下次直接回家里就成!”

禾娘朝阿爹笑笑,柔声道:“阿爹,没事,我没放心上,再她们也是关心我。”

胡老二又悄悄的敲打女婿:“轩儿,你阿爹阿娘对禾儿没有想法吧?”

“岳父!我阿爹阿娘自从分家后,才去过我们家里一次,岳父放心吧!”冯铭轩微笑道。

胡老二张了张嘴,还是忍住了要开口的话,翁婿间,有些话不好宣之于口。

冯铭轩却是懂的,岳父担心的不就是妻子还没怀上孩子,怕他嫌弃么?

冯铭轩对岳父抱拳一礼道:“岳父,我知晓你心里的担忧,其实我和禾儿成亲才一年多,与孩子的缘分还没到。婿不会为孩子的事嫌弃禾儿!”

胡老二心里的石头落霖,他拍拍女婿的肩膀道:“好!好!有轩儿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这两年来,女婿的为人,胡老二都看在眼里,他的女婿不是油腔滑调的花花肠子,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儿郎!

冯铭轩道:“岳父,大哥家的洗三宴吃完了,我同禾儿也要回镇上去了。

岳父平时多注意身子,切记不可过度操劳。家里的田地,岳父可以雇工做。

牲口太多了,若是照顾不过来,岳父也可以雇工做,就是付一份工钱的事。”

胡老二听了女婿的叮嘱,心里虽然受用,但却摆摆手道:“轩儿不要担心家里,我们农户,吃饱喝足了就是操劳的命,什么都雇人,我就成了吃闲饭的,不中,这样更不妥!”

冯铭轩无奈道:“岳父的话在理,切记不要过度操劳!只是家里有那么多羊了,臭臭可照看得上?”

家里的母羊,一年下两次崽,下一次崽就会多几只羊。(母羊产羊,每胎二至四只不等)现在已经有八只羊了,到了年底,就是十几只羊的规模了。

冯铭轩很佩服岳父,提亲礼带来的两只羊羔,经岳父和舅子的细心喂养,让岳父找到了商机。

羊肉可是紧俏的吃食,一只成年羊百来斤,可以卖四两银子了。

母羊留着产养,除了留作配种的公羊,多余的公羊都可以卖了。

至于羊肉的销路,云城的酒楼正愁没地方买到羊呢。

如此下去,岳父养羊的收入就是一笔大收入了!

胡老二见女婿提到养羊上了,板正的脸上有了笑意,他缓声道:“等到了年底,轩儿来家里牵两只羊回去过年。”

“岳父,羊我可以帮你卖去城里的酒楼,也是一笔收入!”冯铭轩微笑道。

“家里暂时没有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再,有轩儿家送来的银子,我们也不缺银子。”胡老二解释道。

冯铭轩想,家里每年都要买羊肉过年,与其在云城的集市上买,还不如在岳父这里买,“行!岳父,年底我来拉两只羊回去!”

胡老二松了一口气,他就担心女婿和他推辞。

禾娘从房间里出来,见阿爹和相公在开心的谈笑,心中稍安。

回到镇上后,冯铭轩见妻子的神色如常才放下心来。只在心里暗忖,以后再去岳父家,与村里人还是少走动的好。

气慢慢炎热起来了,这次在镇上住了两个多月,夫妻俩商量着回城里住几,再去庄子上避暑。

两辆马车出了院子后,奶娘深深的叹了口气。二少爷同二少奶奶恩爱两不疑,在镇上的两个多月,还是没能如愿。

冯安安慰老妻道:“你急啥呢?二少爷都不急,你就别添乱了。不是还有一年多的期限吗?我们二房一定会有主子的!”

话虽如此,奶娘的心里还是有些没底,她甚至想到了最坏的结果,二少奶奶三年内没有生下冯家的血脉,被赶出家门的画面来。

奶娘的身子抖了抖,鼻腔发酸……

马车行驶在新修好的村道上,平平整整的新路再也不会颠簸了。

冯铭轩满意了,新路宽敞平坦,离官道十里的路边还新建了一间茶寮,虽然是茅草棚,也能让赶路的行人歇歇脚,喝一口热茶。

禾娘兴奋地同冯铭轩道:“相公,现在往云城的路好走了,我和二哥的让他驾驴车送人往返城里,每赚个几十文钱也是好的。”

冯铭轩微笑着捏捏妻子的手道:“娘子的这个想法极好,以前路不好,兔儿岭镇的农户鲜少进城,现在有二哥的驴车,花几文钱进城就方便多了!二哥的这个营生能做起来!”

大寒自从得到妹妹的提醒后,就和胡老大、秋分一起商量过了,全家都这个营生能做。驴车把人送到城门口下车,约好回镇的时间,等下晌再把人带回来…

大寒第二就开始送胡家村的人去云城了,一个人收十文钱,带了大件货物另外收费,第一就收了六十文钱…

很快可以乘坐驴车往返云城的消息,在兔儿岭镇的十八个乡村传开了,坐驴车的人越来越多,秋分也赶着驴车拉客了。

一水和二河、刘福家的驴车也有了生意,虽然不是像大寒一样长期拉客,有农户预约时跑几次,赚些铜钱也能补贴一些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