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唐人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唐人小说网 > 历史 >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 第705章 裴矩的担心,大武在强大也能顷刻间倒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05章 裴矩的担心,大武在强大也能顷刻间倒塌

此时,回到大武。

在太极殿中,吴缺正在处理奏折。

“陛下,裴大人求见。”

殿外有人通报。

“稀客啊?”

吴缺停了下来,笑容别有深意。

不过他还是点头,同意接见。

得到允许之后,裴矩才敢进来。

他见到吴缺,目光略微躲闪,片刻之后才郑重行礼:

“臣,参见陛下。”

“裴卿,见朕所为何事?”

吴缺直接问。

“陛下,这...”

裴矩吞吞吐吐,半晌不出个所以然来。

“若是无事,那就退下,莫要打搅朕处理国事。”

吴缺淡淡道。

“陛下,臣此次前来,是为了科举制的事。”

裴矩无奈苦笑。

吴缺一听这话,缓缓放下手中的奏折。

之前过了,科举制仍需高官举荐,才能参与考核。

因此,各大世家才能垄断朝堂,不断培养自己的势力。

可吴缺开始整改科举,让寒门有机会加入。

这对世家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不然的话,房玄龄等人,也不会担心这些事。

“怎么,裴卿有意见?”

吴缺笑着问。

别看那笑容和煦,实则暗藏锋芒。

裴矩瞬间,就感觉后背发凉,无数冷汗哗哗直冒。

这一刻,他甚至都不敢抬头,更别劝谏了。

“朕已经过,此事无需再论,是何人叫你来的?”

吴缺直接问。

放眼下,能让裴矩这个聪明人如茨,能有几个?

“唉。”

裴矩叹息不断。

“太上皇?”

吴缺微微眯眼。

“不是,太上皇压根就不在意此事,而且...”

裴矩笑容苦涩。

杨广就算在意此事,也会支持吴缺。

毕竟吴缺想做的,他当初早就想做了。

“还是一众世家施压?”

吴缺缓缓起身。

瞬间,浩瀚的威严充斥在整个大殿。

裴矩只感觉窒息,半晌都不出话来。

“陛下,臣直言!”

许久之后,他才缓过神来,拿出决心道出:

“科举制变故甚大,只怕各个世家只是暂时妥协,日后免不了出乱子。”

吴缺一听,神色这才缓和下来。

原来今日裴矩上殿是特来劝,并不是受他人胁迫。

“那又如何?”

吴缺淡淡问道。

“臣不过是担心,大武大好国运,会因此受到影响。”

裴矩咽了口唾沫。

吴缺此举,无异于同下世家宣战。

他得罪的,乃是各个世家和名门望族。

这些人加在一起,便是大武的底蕴。

就算吴缺乃传奇帝王,想要完全压制谈何容易?

“哈哈。”

吴缺笑了。

“陛下,难道您一点都不担心?”

裴矩忍不住问。

毕竟大武尚有远征,还要镇压草原,除此之外还要防备戒日王朝。

吐蕃和吐谷浑那边,短时间内也结束不了。

更别,大武还远征倭国。

对外的情况下,需内部一致。

若内部出了问题,必然瞬间变成内忧外患的局势。

这种局势,对大武有百害而无一利。

就算大武在怎么庞大,恐怕顷刻间也会倒塌。

“朕就是想找个机会,彻底压制住这群世家。”

吴缺声音突然低沉。

“陛下,您...”

裴矩一惊。

他发现吴缺的眼神变得异常凌厉。

那凌厉的光芒,甚至让裴矩感觉心惊胆战。

“无论他们使什么招式,朕都接着,大武不怕世家。”

吴缺直言。

言罢,他收回了自己的锋芒。

“臣明白了。”

裴矩仍担心,但知晓劝谏无用。

吴缺态度坚决,绝不会改变。

而且裴矩也想过,吴缺向来强硬。

一旦在这次科举制整改中做出让步,只怕日后让步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如此一来,只会助长世家的气焰。

“这一步一开始,就没有回头路可走啊。”

裴矩感慨道。

“裴卿。”

吴缺的呼唤,打断了裴矩的思绪。

“臣在。”

裴矩立马拱手回应。

“世家的事莫要参与进去,若不然朕也保不住你。”

吴缺沉声道,这是一次警告。

虽然裴矩实权不比以往,但好歹也是个第一谋臣!

其智谋和朝堂的手段,绝非寻常人可以比拟的。

不准那些世家无可奈何之下,会找到裴矩帮忙。

“臣明白。”

裴矩这聪明人,自然明白吴缺的话是什么意思。

“退下吧。”

吴缺淡淡道。

“臣告退!”

裴矩郑重其事的拱手行礼。

等他出了大殿之后,才发现自己内衫早已被冷汗打湿。

“莫要管闲事,现在能活着就最好。”

裴矩喃喃一声。

他出了皇宫坐上马车,返回自己府郑

裴矩才进去,就见堂屋堆满了不少礼海

“怎么回事?”

他皱着眉问。

“大人,这些都是其他大人送来的。”

府中下人忙回道。

随即他指着礼盒,一一介绍起来。

裴矩一听,脸都绿了。

这些世家送礼盒的目的是什么,他在清楚不过了。

“送回去,统统送回去!”

回过神来的裴矩,几乎怒吼。

一众下人被吓得不轻,只能连连领命,将这些礼盒全部送走。

“本官还想颐养年,可不想卷入这趟浑水。”

裴矩喃喃一声。

......

另一边,大武各地开始出现情况。

一些城池,开始有叛军活动。

他们嚷嚷着,大武皇帝不让人活。

不断的征战,是个暴虐帝王。

只怕日后,会民不聊生!

不过阵仗很大,然而没什么效果。

一些百姓,甚至自发去告官。

有的还假装答应,实则引诱那些人进入官兵的圈套。

可见这种伎俩,对现在的大武完全没用。

吴缺深得民心,他征战不假,但并未耗费民力!

百姓们仍可以种田,仿佛不受影响。

大武也没有强行征用劳力。

既然如此,大武远征就远征吧!

大武强大,百姓们自然乐意!

现在突然有人跳出来,嚷嚷大武如何不好。

不但诋毁了吴缺,也企图毁掉这样的大武。

才开始有好日子过的百姓,岂会同意?

一时间,这种叛军风波才起,几乎没有耗费多长时日就被平定。

简直可笑至极。

奏折传到吴缺面前时,他甚至都不想看一眼。

吴缺不用想都知道,这些事必然是那些世家搞出来的。

他们想让吴缺感受到压力!

殊不知,他们非但不能成功,反而会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