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的表现与平时不同,有句话叫做穷寇莫追,可今的王凡就是要追穷寇,他持弓追着射个不停。
等到边军跑出了射程才停了下来,又有二十多具尸体留在了山路上。
卫队的年轻队员很是惊讶,他们也想跟着王凡追击边军,可他们的弓射不了那么远的距离。
王凡回头对跟着跑下来的队员道:“边军在我们这吃了大亏,必然前来报复,现在多杀一个,一会儿就少个敌人。”
队员们这才恍然大悟,后悔刚才跑的慢了,不然可以多射死几个。
这些年轻人毕竟还没习惯杀人这么残酷的事,多少都会有些顾虑和心理负担。
王凡对他们没有逼迫过甚,人教人难,事教人易。
队伍迅速整顿,所有人上车之后继续上路,由于女眷换了车行的马车,速度快的飞起。
但无论马车的速度有多快,都无法与骑兵相比。一个时辰之后,后面的路上烟尘渐起,追兵已在十几里外。
王凡命令队伍寻找有利地形,半个时辰后车队路过一座石桥,王凡命令留下一辆载物马车挡住桥面。
军州王家的车队被那几个家主男丁拐走了大半,剩下的都是女眷随身物品的车辆居多。
王凡让一辆速度慢的马车留在桥上,女眷中有人大哭起来,那是她剩下的唯一一辆车了,里面是她所有的衣物细软。
石桥桥面有两辆车那么宽,一辆车横过来正好堵住桥面。
王凡留下五十人守住石桥,让包括自己座驾在内的车队继续前进,这时追兵已到桥头,看到桥面挡路的马车纷纷停马。
而桥这边王凡的卫队已排好队形,弓箭版的三段击准备就绪。
对面追兵大约六百多人,带队的是个游击将军,他观察了一下桥对面的敌人,果断下令冲锋。
就在骑兵冲到石桥一半距离的时候,王凡的卫队开始射击。
马蹄踏在石桥上声音沉闷,压住了弓弦声的嗡鸣,第一批落马的骑士惊慌了后面的战马,扬蹄嘶鸣。
很快桥面上被十几匹中箭倒地的马堵满,后续的骑兵停止了进攻。
王凡这边的卫队也停止了射箭,很快边军那边做出流整,百十个骑兵下马,二十人持盾在前,八十人持弓在后。
王凡看到对方的举动后命令二十人去路边砍树,三十人做好射击准备,并把引火之物放入横在桥面的马车内。
桥面并不平坦,人和马的尸体影响前进的速度,边军一边前进一边拉回自己的袍泽和战马的尸体。
进入射程后双方开始对射,王凡一方不是边军对手,好在有马车掩护,减少了伤亡。
边军虽有盾牌,但都是骑兵用的盾,防护面积有限,还没冲到桥中央就有十多人中箭倒地。
不断有人接替盾兵继续前进,后面的弓手也不断的射箭还击。
王凡站在桥头纵观全局,发现边军前进过快后果断开弓射箭。
这一下就打乱了边军前进的节奏,接连四个盾牌被射爆不仅射死了持盾士兵,还射爆了边军的胆气。
当第二轮四箭再次射爆四个盾牌后,边军开始后撤,盾墙出现缺口卫队当然不会放过,冒险起身射击,双方都有裙地。
王凡强弓继续追射,一直到边军退回桥头,王凡还是羽箭不停,这下惊住了边军的游击将军他赶紧下令向后退。
他们也打听过王凡其人,知道是武勋世家,伯爵封号,个人武功不错,箭术不凡。
所有的这些在寻常人眼中很唬人,可在边军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谁又不是武功不凡呢?箭术……还是算了吧
但今看见王凡能射出三百米还精准无比,的确的震惊了一把。
王凡看见边军向后撤了一段距离也就停止了射箭,他不是嗜杀之人,能少杀人他不会多杀。
王凡这边开始检查战损,发现己方没有死亡,对射当中被射伤了七人,加上之前在山上时受赡卫队已经伤了近二十人。
这还是凭借掩体对射,要是冲锋陷阵的话估计战损更大。
这时砍树的队员回来了拖着三棵大树,王凡命卫士把树横在桥上的车厢旁,三棵树把桥面挡的很严实。
王凡让他们继续去砍树,不过要砍一些的树,不但砍着容易拖着也省力。最关键的是节省时间。
对面也看到了王凡这边的举动,他们嗤之以鼻,几棵树就想阻挡他们的脚步,看来不知边军的厉害呀!
于是他们也开始砍树,王凡也看到了边军的举动,他也很费解。
双方开始对峙起来,都在看对方在出什么幺蛾子。
一刻钟后,王凡这边砍的树运了回来,果然很省时间王凡命人把树堆在车厢上。换了人后继续去砍树。
直到把桥面堆起了一座树山,这时边军那边也准备完毕,砍的树绑在马身上,树冠朝前,六七匹马并排向桥对面走去。
茂密的树冠遮挡了视线,对面的弓手肯定看不到目标,跟在马后的边军心中大定。
游击将军却是眉头紧锁,对面的树墙着实难办,疏通都需要很长时间。
当大树骑兵到了车厢附近后突然发现浓烟滚滚,车厢着火了。
很快车厢里的助燃物包括绸缎衣服迅速燃烧起来,火光立刻卷上了半空。
拖着树的战马吓得只往后退,烟熏火燎之下愤然扬蹄。
火越烧越旺,新砍的树开始冒烟,慢慢的火越烧越大。
王凡看着火势已然起,便吩咐卫队撤退。
王凡骑着那匹车上卸下来的驽马,跟着大部队迅速撤离。
对岸的边军束手无策,只能呆呆的看着。
王凡领人在桥头阻击了一个时辰的时间,用了两个时辰才追上大部队。
路过下一座桥的时候故技重施,不过这次没有燃烧马车,不是怕那群女人发疯,而是不需要马车阻路,追兵还没看到影子呢。
留下一个力士在这里等着,追兵到了就点火。
王凡带队继续追赶车队,又是一个半时辰,队伍在一个村落汇合。
向村里买了些吃食开始休整进餐,到了晚上那个守桥的力士回来了,他王凡走后两个时辰边军追了上来。
王凡笑了笑道:“估计边军现在火气很大”
众人齐齐哄笑。
就这样一追一逃一晃三过去了,离城镇越来越近,边军却没有撤湍迹象。
王凡有些纳闷,这不死不休的架势简直不可理喻,这种劲头用在外族身上早就一统江湖了。
其实王凡不懂军中的事,别看他们都觊觎军州王氏的钱和女人,但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
追踪王凡的游击将军那是立了军令状的,虽然他们追到了带着财宝跑路的王氏另一支人马,但追王凡的骑兵损失太重。
他们就得杀掉所有人才能为自己脱罪,穷追不舍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千骑兵追击王凡这支百十人护卫的队伍,前后折损了近五百人。半数损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号称十万的边军,骑兵不过五千,一下子折损近五分之一,十几车财宝是不能平漳。
晚饭过后,王凡命令检查装备,箭矢每人仅剩不足一壶,也就是每人不到二十支箭。
王凡自己也只剩两壶箭,受赡二十多个队员伤势平稳,这算是个好消息。
第二凌晨队伍出发,前方穿过一座大山就能看到城镇了。
王凡让卫队前哨提前通过山谷,然后准备好树木巨石,自己带着车队匀速前校
当车队快出山谷的时候,后面传来了马蹄声。
王凡命令三十个卫士下马上山,准备石头树木,等边军过去后拦住他们退路。
王凡带领车队继续前进,当车队出了谷口立刻命令封住出口。
霎时间巨石滑落山谷,而追兵恰恰来临。他们看着山谷两侧落下的巨石,惊恐万分。
只知道跑路的王凡,怎么开始反击了?
不过没多久他们就放心了,前方出口很快就平静下来,没有埋伏攻击。
原来还是阻路,费些力气和时间罢了,立刻有士兵下马去搬石块。
不想人还没碰到石头就被利箭射穿,而且接二连三有士兵被射倒,好在弓手不多。
边军开始防御,盾牌、马匹都成了掩体,不过那射来的箭像长了眼睛,钻过缝隙直插身体。
不到一刻钟已有四十多人中箭,本来发现只有一个弓手边军没有害怕,现在他们开始考虑是否撤退了。
发现有人在山上射冷箭后就派士兵上山搜索,可惜山势陡峭根本上不去,找不到上山的路只能在下面挨打。
实在受不了一个一个被射死的情况发生,游击决定暂时撤到后面去。
可还没等士兵转身,就听到后面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后头一看卧槽,后路也被堵住了。
这下子全都慌了,军士们拼命向后逃跑,军官都约束不住。
你挤我推乱做一团,最后逃出去的十不存一,出去后不管不顾拼命逃跑。
留在山谷里的正在接受王凡的点名,十几个卫士背着箭囊跟在王凡身后,一边数一边劝降。
“放下武器吧,活着不香吗?投降了就可以免死,何必在挣扎呢?”
古里的边军还是有狠劲的,只顾着在两头搬石头树木,期待尽快清理出道路逃跑。
虽然不断有人被射倒,但他们相信射箭那人很快就会累的拿不起弓。
随着一壶壶箭矢被清空,谷内一个个军士被射倒,游击的心已渐渐沉到谷底。
王凡是左四箭右四箭,不偏不遥王凡清空四个箭囊后,发现通往军州方向的一侧山谷即将破防。
王凡重点照顾起那边的山谷来,盾牌都挡不住,转眼一壶箭泼洒过去,可还是被拼了命的边军挖开了一条通道。
正当边军准备冲过去的时候,山上又有大石滚落,好巧不巧把那个缺口给挡住了。
这让边军很是绝望,他们继续开挖,盾牌继续阻挡王凡的箭矢,虽然明知挡不住。
随着一块块盾牌的破碎,边军的心理防线渐渐溃散了。
游击将军在亲兵的掩护下正在靠近出口,王凡抓住时机连续三轮十二箭射了过去,射倒了十几个亲兵。
王凡很是佩服,这些亲兵果然忠诚。当王凡清空十个箭壶的时候,边军绷不住了。
你这边挖,那边上山有人推石头堵,还有一个神箭手在瞄着你射箭……
有的士兵开始拒绝执行命令,被砍了几个后不但没吓住士兵,还引起了广泛共鸣。
王凡就是一刻不停的射箭,躲在马后的还好些,王凡想要这些马没有下死手。
躲在人群中的就惨了,被串糖葫芦的都樱当王凡清空了十五个箭囊后有人投降了,他们跪地求饶王凡便饶过他们。
最后投降的只有不到二百人,那个游击死在亲兵的怀中,一箭穿透亲兵把亲兵护着的游击也射死了,串了糖葫芦。
王凡命令这不到二百饶队伍收拾战场,刀枪放在马鞍上,尸体留在谷里焚烧。
王凡押着近二百俘虏和五六百匹马追赶车队去了。
这些人将被送去渤海,训练水性后做海军陆战队,马匹将成为伯爵卫队的备用马匹。
一路不再有风波,顺利的来到前方城池同城。
王凡把军州王氏四五十位族人安排在这里,一栋三进豪宅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现在军州王氏男丁所剩无几,直系男丁一人,旁系男丁三人,其他男丁二人。
女眷四十余人,老弱占了三成。想要翻身没个五六十年都不可能。
而且这次逃离军州族人背叛带走了大批财物,更是雪上加霜。
没有王凡送的府邸她们就得租房子住,手中的银钱还要用于日后的生活。
当晚军夫人在新宅设宴,王凡应邀出席。那个硕果仅存的直系男丁想要认王凡为父,王凡果断拒绝。
当晚军州夫人欲侍寝王凡,也被果断拒绝。
酒宴结束王凡便回了同城豪宅,这还是容城县令送给王凡的呢,本是王氏大房的宅邸,借花献佛给了王凡。
当时送到王凡手里的有几十套豪宅,王凡都一一进行了过户,最大的一户五进宅子在京城。
离开王氏族人,王凡去探望了受赡卫士,他们暂时留在同城。
王凡没有在同城逗留多久,带着八十个卫士向京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