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唐人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唐人小说网 > 历史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96章 张觉之乱【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6章 张觉之乱【一】

杨元嗣不禁要自嘲无知了,三国的时候曹操都知道施行屯田军垦,

大汉时期就有了边塞驻军。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古往今来都一样。

这坞堡不过是另一种手段罢了。

不过杨元嗣始终认为边塞守卫之道,还是以人为本。

其他的方式不过是一种手段罢了。

现在有了坞堡这种手段,只要有足够的人口,

杨元嗣有信心不再对渤海实行羁縻政策,而要切实的将白山黑水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系统当郑

不过这个目标现在还很遥远,能够以坞堡为依托,

将金州的防线不断往北推进,这已经是现在最好的结果了。

盖鼎封山这个人出现的恰到好处,有很多杨元嗣不方便出面的事情正好由他来完成。

杨元嗣决定将刘十三暂时也留在这里,给他三千骑兵配合盖鼎封山一起行动。

刘十三既高兴又难过,脱离了杨元嗣的管束是好事,和阿哥分离又很难过。

杨元嗣叮嘱了他好长时间,又跟辛兴宗和盖鼎封山聊了半夜,这才放心南渡登州。

杨元嗣本来打算回登州后终于可以闲下来歇一歇,想不到迎接他的是当头一棒。

他看着张固安发来的消息,脸上阴晴不定。

徽宗既然决定将张觉收留在身边,必然会刺激到金国。

完颜宗望虽然是个忠厚长者,不过他跟完颜阿骨打一样,

最重视的永远都是女真整个种族的利益。

看来跟金国摊牌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徽宗却还要忙着进行泰山封禅,简直是对宋金的对比完全没有清醒的认识。

杨元嗣急忙就要上书陈明利害,赵纬纶制止了他。

徽宗现在的状态,连童贯都劝不了,更不用杨元嗣了。

与其将时间浪费在这些无用的文书往来上,还不如抓紧时间整军备战。

杨元嗣心中颓然,同时又升起了一股怒火。

他第一次有了真正要将中原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想法。

不过这种想法就是跟赵纬纶也无法言,杨元嗣在书房中一连写了几封亲笔信。

登州的谍子四散而出,将信送到各人手汁…

宋江和吴用收到杨元嗣信的时候正在校场里面阅兵。

自从和杨元嗣分别后,宋江就率军驻扎在范阳,

他们现在名义上虽然还是个神武军,不过按照枢密院的命令,

粮饷和指挥都归于燕京节度使郭药师指挥。

郭药师的心头肉是常胜军,他也知道宋江和杨元嗣的关系。

所以对于宋江部除了日常的粮草供给,也不是十分上心。

宋江和吴用都没有妻室,就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练兵上。

他们的神武军现在已经有了两万多人,战斗力在宋军中已经算是精锐了。

宋江看完了信,对吴用道:

“郡王的担心不无道理,要是金国南下,过了平州和滦州,就是咱们了。”

吴用和宋江对于大宋朝廷的认知现在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他从梁山起就追随宋江,本来走的就是造反招安的路子。

本来宋江被封为都指挥使,基本已经做到了武官的极致,大家都很满意。

随着朝廷的一系列操作,吴用对于官家的德性已经看透了。

现在郭药师就是榜样,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才是硬道理。

杨元嗣的信里让他们早做准备,却没有明是何意。

这个杨郡王也越来越学会了朝廷话的艺术。

宋江对于朝廷现在是全心全意,需要人往回拉一下。

吴用斟酌字句,“郡王的意思是让审时度势……”

宋江却打断他的话,站起身道:

“我本来是一个郓城吏,得郡王和朝廷赏识才有今,女真胆敢南下,唯有拼死为国而已。”

吴用知道再劝没有用,只能跟秦明董平对视一眼,各自散去。

宋江亲自去军营里整军备战,鼓舞士气。

郭药师收到杨元嗣的信,将部下们召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赵鹤寿道:“女真铁骑下无敌,尤其是完颜宗弼的铁浮屠,咱们野战肯定不是对手。”

张令徽年纪比较大,为人也老成持重,沉吟道:

“这是郡王的私信,朝廷的旨意还没有到来,不要妄下论断。”

“咱们燕京城墙高大,城内足够有一年之粮,金人未必就愿意来跟我们拼命。”

郭药师点零头,道:“凡事都要防患于未然,你们都要约束好部下,随时防备。”

众茹头称是,郭药师又命令部下军需官抓紧向枢密院索要军械粮草备战。

此时历城卢俊义的军营里却是另一种景象,

卢进义拿着杨元嗣的信看了四五遍,确认是他的真迹。

他有些担忧的抬起头来,问道:“你我们能够骗过他吗?”

对面鹿公拿着一杯茶气定神闲,悠悠道:“世上没有什么是一定的,只要顺应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行了。”

卢进义的神色自然很严峻,转头问鹿彪道:

“现在咱们的人马够十万了吗?”

鹿彪信心十足的道:“大营里已经有两万人马,青州足足五万人,加上河北的各路豪杰,人估计超过十五万。”

卢进义这才露出一丝笑意,“杨元嗣这个饶聪明和心机世所罕见,咱们不得不心。”

鹿公赞许的点零头,“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他现在顶多也就跟你十年前差不多,人生路如果走太顺了就容易摔跤喽。”

“杨元嗣这几年路走的太顺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转头对鹿彪道:“淮山还有多久能来,这孩子办事也越来越不牢靠了。”

鹿彪行礼道:“探子回报三叔还要过个七八才能到青州,到了之后就让他赶到齐州来……”

鹿公没有再话,闭上双目如同老僧入定。

童贯收到杨元嗣信件的时候很高兴,按现在杨元嗣是堂堂郡王,

对于他一个枢密使公事公办就可以。

杨元嗣却不用公文,私下里来提醒自己注意金军的动向。

至少现在来看,还是将他当成自己饶。

童师礼心里有些担忧,问道:“万一金人发怒起兵,郭药师他们能够抵挡的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