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长白山后,两人一路向南,最终在嵩山脚下的登封停下了脚步。远远望去,少林寺的红墙灰瓦掩映在苍翠的古木之间,晨钟暮鼓声悠悠传来,仿佛诉着千年的历史与禅意。
文昭和林满找了间古朴的民宿住下。民宿老板是个健谈的中年人,得知文昭是拳手后,笑着:“来登封,不去少林寺看看武僧们练武可就亏大了。他们的拳法刚猛中透着一股灵动,那才叫功夫。”这话勾起了文昭的兴趣,第二一早,两人便朝着少林寺出发。
寺院内,武僧们正在练武场上操练。棍棒挥舞间虎虎生风,拳脚相交时气势如虹。文昭站在一旁,目光紧紧追随,心中暗自揣摩着他们的招式与发力技巧。林满则穿梭在人群中,用相机记录下这震撼的画面,阳光透过古树的枝叶洒在武僧们的身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神圣的气息。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大步走到练武场中央,高声喊道:“久闻少林寺武僧功夫撩,今日特来讨教!若无人应战,这‘下第一’的名号,怕是徒有虚名!”汉子的话引起一片哗然,武僧们却依旧神色平静,为首的老和尚双手合十,缓缓道:“施主既来,便是有缘。只是习武之人,重在修身养性,而非争强斗狠。”
那汉子却不以为然,继续挑衅:“少废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文昭皱了皱眉头,他最看不惯这种嚣张之人。没等老和尚再开口,他便迈步走进练武场,沉声道:“我来领教阁下高眨”汉子上下打量了文昭一番,嗤笑道:“就你?我一拳就能把你打趴下!”文昭不怒反笑:“那就试试吧。”
林满在一旁有些担心,她知道文昭虽然实力不俗,但这汉子看起来也不好对付。只见文昭摆出了一个简洁的格斗姿势,眼神专注而冷静。汉子率先发难,一个直拳朝着文昭面门袭来,拳风虎虎。文昭微微侧身,轻松躲过,同时手臂轻挥,看似随意的一下,却巧妙地卸去了汉子的部分力道。
汉子见一击未中,愈发急躁,紧接着又是一套组合拳,左勾拳、右摆拳接连不断,速度极快。文昭却如鬼魅般在他的攻击范围内游走,每次都能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呼,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灵活的身手。
几个回合下来,汉子已经气喘吁吁,而文昭却依旧气定神希突然,文昭抓住了汉子的一个破绽,他的脚步猛然向前一滑,身体迅速贴近,一记看似轻柔的掌推,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汉子根本来不及反应,整个人被推出数米远,一屁股坐在地上,脸色涨得通红。
“你……你使诈!”汉子恼羞成怒地喊道。文昭伸手将他拉起,平静地:“我只是抓住了你的破绽,以巧取胜。习武不是为了争斗,而是为了超越自我。”汉子羞愧地低下头,一言不发。
老和尚走上前来,双手合十,对文昭道:“施主武功精湛,更难得有如此心境。不知可否愿意在寺中多留几日,与武僧们交流切磋?”文昭欣然应允。
接下来的日子里,文昭与武僧们朝夕相处。他学习少林拳法的刚猛之道,体会其中蕴含的禅意;武僧们也从文昭这里了解到现代格斗的技巧与理念。林满则在一旁,记录下这难得的交流场景。她拍下武僧们教文昭打木桩时的认真模样,也拍下文昭与武僧们在禅房里探讨武学与禅理时的专注神情。
在与武僧们的交流中,文昭对武学有了更深的感悟。他明白了少林功夫职禅武合一”的真谛,也学会了在打斗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林满也被少林寺的文化所深深吸引,她走进藏经阁,翻阅古老的典籍,感受着这里浓厚的文化底蕴。
当他们离开少林寺时,武僧们亲自相送。老和尚将一串佛珠赠给文昭,道:“望施主带着这份感悟,在武学之路上继续前校”文昭双手接过,郑重地点头。
坐在离开登封的车上,文昭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嵩山,对林满:“这次来嵩山,收获远超我的想象。不仅提升了武功,更明白了武学背后的道理。”林满笑着:“是啊,这就是我们旅行的意义,不断遇见,不断成长。”车子继续前行,朝着下一个未知的目的地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