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3章 京东,姜齐,大寇也!

东京,汴梁城。

冬日的皇城,一片庄严肃穆。

赵佶身着明黄龙袍,独坐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之内,手中紧紧攥着皇城司送来的那份情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他的脸上忽明忽暗,映照出他愈发阴沉的面色。

看着情报上的内容,他只觉心中阵阵冰冷,仿佛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梁山,竟然如此猖獗!”赵佶咬牙切齿地低声骂道,声音中满是愤怒与不甘。

情报上详细汇报了梁山最近传出来的种种举动,开科举、设代表议事大会,还有在各地的发展与扩张,每一项都让他感到深深的威胁。

“陛下息怒,梁山虽日益壮大,但我大宋兵百万,何惧草寇!”一旁的梁师成心翼翼地道。

“哼!”赵佶冷哼一声,怒目瞪向梁师成,“你懂什么!”

梁师成连忙跪地,浑身颤抖:“陛下恕罪,奴才失言了。”

赵佶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目光重新落在情报上,后背一震寒意,驱使他不由自主的在身后屏风上写下,“京东,姜齐,大寇也!”

“传枢密使、户部、参知政事,即刻入宫议事!”赵佶看着屏风上的瘦金体,沉声道。

“是,陛下!”梁师成连忙起身,匆匆退下。

赵佶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他的心中思绪万千,想着如何才能遏制梁山的发展,保住大宋的江山社稷,如何才能开疆拓土,完成祖宗遗愿!

不多时,枢密使童贯、户部尚书许几、参知政事蔡京等人匆匆赶到。

他们踏入殿内,见赵佶面色阴沉,心中皆是一紧,连忙跪地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都起来吧。”赵佶摆了摆手,目光扫视着众人,“看看这个!”

罢,赵佶将手中资料丢了下去。

众人连忙捡起情报,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脸色也愈发凝重。

“陛下,梁山此举,实乃大逆不道!”童贯看了一眼许几蔡京,率先开口,眼中满是愤怒,“臣愿领大军,前去剿灭梁山,为陛下分忧!”

“童贯,朕现在要的不是剿灭梁山,而是现在问你,什么时候能够起兵伐辽!”赵佶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强忍着怒意,咬牙问道,“你过,此时是伐辽最好时机!为了你这个时机,朕已经失去太多了!”

童贯心中一紧,额头上不禁冒出一层细汗。

他微微低下头,不敢直视赵佶的目光,心中暗自盘算着该如何回答。

就在他犹豫之际,许几直接跪拜在地,声音颤抖地道:“陛下!国库空虚,难以支撑伐辽粮草辎重啊!”

“朕已经命朱勔开始动作!钱粮,从江南至开封汴梁!”赵佶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睁,大声吼道,“朕为伐辽,可以不顾北地三州百姓,可以不顾梁山就在卧榻之侧,朕为的就是伐辽!伐辽!”

赵佶像个输红眼的赌徒,为了最后的翻身,此时已经孤注一掷!

童贯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息怒,臣以为,伐辽之事确实刻不容缓。如今辽国内乱,正是我大宋出兵的大好时机。若能一举击败辽国,我大宋的威望必将大振!梁山顷刻便能瓦解!至于粮草辎重,臣定会全力配合,确保伐辽之战的顺利进校”

“哼,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赵佶冷哼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许几,你身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大局为重,全力协助筹备粮草。若有延误,定当严惩不贷!”

“臣遵旨!”许几心中虽有担忧,但也不敢违抗圣命,只得磕头领旨。

“陛下,梁山之事也不可忽视啊。”一旁的蔡京微微上前,恭敬地道,“梁山如今势力渐大,若不加以遏制,恐成心腹大患。”

“所以呢?”赵佶苦笑道,“朕已经都他是大寇了!难道还不能明他已经是朕的心腹大患,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个大寇!”

“臣举荐……右司员外郎张叔夜!”童贯这时候突然开口!

“张叔夜?”

“是!”童贯神色严肃,微微挺直身躯,恭敬地道,“他是张耆曾孙,早年因祖上荫庇任兰州录事参军,在任上筑西安州抗击羌人,使兰州得以安宁。之后他历任襄城、陈留知县,通事舍人,舒、海、泰三州知州等职。”

“如此来倒也有些才能!”

童贯继续道:“大观四年,张叔夜被召回京师担任秘书少监,后提拔为中书舍人、给事中,还担任过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等职,又蒙陛下赐进士出身,升任右司员外郎,之前,臣去辽国时,他也在其中,只是路上染了病,入辽之前,便留下寻医问药了。”

“一个病秧子,如何能统兵?” 蔡京听闻后,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着傲慢,“老臣举荐尚书左丞侯蒙!”

“侯蒙啊……”赵佶微微皱眉,目光在殿内逡巡,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侯蒙可是赵佶制衡蔡京的一枚棋子,若是他出了问题,蔡京何人可以制衡?

还未等赵佶开口,童贯直接站了出来反对,他向前跨出一步,双手抱拳,言辞恳切地道:“陛下,侯蒙亲弟弟去掖县任职,结果被梁山所擒获,若梁山以其弟弟性命胁迫……陛下,不可不防啊!”

“这……”

“陛下,张叔夜虽染病在身,但他素有谋略,且在军中有过任职。”童贯见赵佶犹豫,连忙继续道,“况且,他曾抗击羌人,有统兵作战的经验。若能让他统兵,定可遏制梁山!”

“遏制?”赵佶呵呵冷笑道,“朕从牙缝中挤出来粮草辎重,为的就是去遏制梁山?与其如此,朕还不如让这个张叔夜,率兵征辽!”

童贯心中一颤,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意识到自己错了话,连忙跪地,磕头道:“陛下息怒,臣失言了。但梁山日益壮大,也不可不防啊。臣以为,可让张叔夜先征辽,待征辽凯旋后,再让他对付梁山,如此,既能扬我大宋国威,又能解决梁山之患,岂不妙哉?”

“陛下,还请等粮草辎重齐备之后,再议此事!”户部尚书许几苦笑道,“若是征辽,大军出动,江南那点钱粮,怕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