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6章 技术巨擘的“军令状”

赵晴鸢那番条理清晰、数据详实的财务与运营规划,如同一股强劲的暖流,驱散了会议室中因“开计划”那文数字般投入而引发的些许寒意。

她以无可辩驳的专业素养,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多元化、高杠杆、且风险可控的资金筹措与管理路径。

这让原本对计划可行性持怀疑态度的董事们,也不得不暗自佩服这位年轻首席财务官的深厚功力。

然而,仅仅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和“钱怎么管”的问题,还远远不够。

对于“开计划”这样一项旨在颠覆整个产业链、挑战全球科技巨头垄断的宏伟工程而言,

最终的成败,依然取决于启明芯自身是否拥有将这惊世蓝图变为现实的、强大的技术执行能力。

林轩深知这一点。

在赵晴鸢精彩的财务阐述结束后,他并没有急于进行总结或推动投票。

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会议桌旁那几位一直沉默聆听、但眼中却早已燃烧起熊熊火焰的技术巨擘们。

“Grace的分析,为‘开计划’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基础。”

林轩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的语气中带着对接下来环节的期待。

“但是,再完美的财务模型,也需要最顶尖的技术团队,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成果。”

“接下来,”

他的目光逐一扫过陈家俊、李志远、顾维钧这三位分别执掌着启明芯硬件研发、EdA平台和模拟技术三大核心支柱的元老级人物。

“我需要各位,向董事会详细阐述,在你们各自负责的领域,将何具体执挟开计划’第一阶段的核心攻坚任务?”

“你们面临的技术挑战是什么?”

“你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以及,你们是否有信心,在预定的时间表内,达成我们设定的目标?”

这,才是真正的“大考”!

董事们,尤其是约翰·汤普森这些精明的投资人,不仅要看“愿景”和“钱景”,

更要看这家公司是否拥有将这一切变为现实的“金刚钻”!

首先站起来的,是首席技术官,硬件研发的“总管家”——陈家俊。

他走到全息显示屏前,调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关于“东方屏”、“鹰眼cIS”和“神农存储”三大硬件攻坚项目的详细执行规划。

他的演示风格一如既往的沉稳务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

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技术细节的精准把握和对项目执行的坚定信心。

“各位董事,”

陈家俊的声音浑厚而有力,

“‘开计划’第一阶段的核心硬件攻坚,主要集中在显示、影像和存储这三大领域。”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实现‘有无’的突破,更要追求在性能、成本和可量产性上的全面领先!”

关于“东方屏”计划,他详细阐述了与华耀光电的合作模式:

启明芯将提供核心的驱动芯片设计、部分关键材料的联合研发支持,

比如林轩之前“点拨”过的新型发光材料或薄膜封装技术,

以及最重要的——利用“盘古”EdA平台和“伏羲”AI能力,对AmoLEd生产线的工艺参数进行深度优化,提升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我们的目标是,”

陈家俊斩钉截铁地,

“三年内,让‘华夏屏’不仅满足启明芯高端产品的全部需求,更要具备与三星、LG在全球市场上正面竞争的实力!”

“我们有信心,在启明芯的技术赋能下,将目前困扰AmoLEd产业的烧屏、寿命、成本等核心痛点,逐一攻克!”

关于“鹰眼cIS”计划,他则重点强调了启明芯在图像信号处理(ISp)算法和AI视觉技术上的独特优势:

“我们不仅仅是在设计传感器本身,更是在构建一个从光学镜头、感光元件到ISp芯片、再到上层AI图像算法的完整‘影像系统’!”

“林总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下一代cIS在像素架构、多光谱融合、以及端侧AI实时处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方向。”

“我们有信心在十八个月内,拿出性能全面超越索尼同期产品的‘鹰眼二代’,并将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对于难度最大、投入也最大的“神农存储”计划,陈家俊也展现了周密的规划:

“我们已经成功邀请到东瀛存储教父坂本健一先生加盟,他将亲自领导‘神农存储’的技术研发。”

“首期,我们将同步启动dRAm和3d NANd Flash两条技术路线的攻关。”

“dRAm方面,我们将重点突破先进的沟槽电容工艺和高带宽接口技术;”

“NANd Flash方面,则直接瞄准128层以上的堆叠技术,并结合我们自研的AI智能主控芯片,大幅提升存储颗粒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神农一号’晶圆厂的选址和初期设计已经完成,”

“预计在国家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到位后,三年内实现初步量产,五年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陈家俊的阐述,充满了对技术细节的掌控和对项目执行的务实规划。

他没有回避困难,但也清晰地展现了启明芯在每一个关键环节上的技术储备和解决方案。

接下来,是EdA平台负责人李志远博士。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各位董事,”

李志远开口道,

“‘开计划’的宏伟目标,对我们启明芯的芯片设计能力和研发效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支撑我们能够应对这些挑战、甚至实现‘弯道超车’的核心武器,就是我们完全自主可控的‘盘古’和‘女娲’EdA平台。”

他没有过多地介绍EdA工具本身的功能,而是直接用数据话,

展示了在“枢一号”和“蜂鸟”芯片研发过程中,自研EdA平台带来的惊人效率提升和ppA优化成果。

“通过应用‘女娲’逻辑综合引擎,我们在‘枢一号’的cpU和GpU核心模块上,平均实现了超过8%的面积缩减和12%的功耗降低,同时还提升了近5%的运行频率!”

“通过应用‘盘古’布局布线引擎,我们不仅将‘枢一号’这种数亿晶体管规模的复杂Soc的时序收敛周期,从预期的十周缩短到了六周,”

“更重要的是,其一次流片即达到82%以上的高良率,dFm(可制造性设计)工具的早期介入功不可没!”

“而我们正在全力开发的、基于AI和机器学习的下一代EdA算法,”

李志远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将能够实现更智能化的设计空间探索、更精准的性能与功耗预测、以及更自动化的物理验证和签核流程!”

“这将进一步将我们的芯片设计效率,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量级!”

“可以负责任地,”

李志远总结道,

“拥有了自主可控且持续进化的EdA平台,启明芯就拥有了在未来芯片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造血干细胞’!”

“我们将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去实现‘开计划’中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芯片研发目标!”

最后,是负责模拟电路及电源管理,同时也为“开计划”中许多关键材料和工艺研发提供底层技术支撑的顾维钧。

这位沉默寡言的技术巨擘,只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启明芯在模拟Ip积累、数模混合信号设计、以及先进封装技术方面的深厚储备,

并承诺将为“东方屏”的驱动Ic、“鹰眼cIS”的模拟前端、以及“神农存储”的高速接口等关键环节,提供最顶尖的技术支持,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三位技术巨擘的“军令状”,如同三支强劲的定心针,狠狠地扎进了董事会成员们的心中!

他们用无可辩驳的技术实力、周密详尽的执行规划、以及对未来成功的坚定信念,清晰地回答了那个最核心的问题——

启明芯,不仅“敢想”,而且绝对“能干”!

会议室内的气氛,在经历了之前的震惊、质疑和担忧之后,开始悄然发生转变。

一种对启明芯强大技术执行力的敬佩,以及对“开计划”未来成功的期待,开始在更多董事的心中慢慢滋生。

约翰·汤普森的眉头依旧没有完全舒展,但他敲击桌面的手指,却不自觉地停了下来。

他不得不承认,启明芯的技术团队所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执行规划,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特别是那个自主EdA平台,其展现出的潜力,让他这个浸淫资本市场多年的老手,也感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震撼。

然而,理性的商业考量,依然在他心中占据着主导。

“陈总,李博士,顾博士,”

汤普森缓缓开口,语气比之前客气了不少,但依旧带着审慎,

“你们的技术规划和决心,确实令人钦佩。”

“我毫不怀疑启明芯的技术实力。”

“但是,1500亿美金的投入,依然是一个文数字。”

“即使分阶段进行,第一期四五百亿美金的投入,对于启明芯目前的现金流和Ipo融资规模来,依然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林轩和赵晴鸢:

“我依然认为,在启动如此大规模、高风险的战略投资之前,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引入更强大的战略合作伙伴,来共同分担风险,并为计划的成功,增加更多的确定性?”

“比如,是否有实力雄厚、并且与我们有共同长远利益的国际财团或主权基金,愿意在‘开计划’的层面,与我们进行更深度的资本和战略合作?”

汤普森的这个问题,看似是在为公司的财务安全着想,

但也隐隐透露出他对启明芯独立掌控如此庞大计划的某种不信任,

或者,是希望通过引入更多外部力量,来对林轩的“绝对权力”进行一定的制衡。

会议室内的气氛,再次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林轩看着汤普森,心中了然。

他知道,这位华尔街的老狐狸,在被自己描绘的宏伟蓝图和技术实力所震慑之后,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寻找新的“博弈点”了。

而这,恰恰也给了林轩一个顺水推舟、引出他早已准备好的“意外援手”的绝佳机会。

他与赵晴鸢交换了一个只有彼此才懂的眼神,

然后,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缓缓开口道:

“汤普森先生的顾虑,非常有道理。”

“事实上,关于‘开计划’的战略合作伙伴问题,我们……也确实有一些新的、令人振奋的进展,想要和各位董事分享。”

所有饶目光,再次聚焦到了林轩的身上,充满了好奇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