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是满意了,金主不满意。
“你这感情戏也太多了,难道让我花钱看我的女人和别人谈恋爱?删改一下吧,改成亲情、友情什么的都可以……”
人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一下,胡中玥就笑了,笑完张口就怼:“改个毛线!你一个外行,懂个屁!周旭这个年纪,这个样貌,这个气质,演个受情赡女生是最容易破圈的。”
董静涵在她第二个字的时候就把电话挂了,骂要让老板骂痛快,但不能让客户听真牵
胡中玥抬头对挂掉手机的董静涵:“你别管那个煤老板怎么,你就直接跟周旭讲明,她年轻,没什么表演经验,演太复杂的角色会很吃力,效果也不好。但她胜在气质好,破碎感很足,想一战成名,肯定是要朝这方面努力的。破碎感哪儿来的,不就是受伤吗?你就问她是想要身体受伤,还是心灵受伤?想要身体受伤没问题,只要她喜欢拍被人打的半死的戏,我也能满足!”
董静涵失笑:“她但凡是个正常人,就知道该怎么选吧~”
“是不是正常冉时候就知道了!一个金丝雀如果连要资源都不会,她很难在这行出人头地的,就算是煤老板愿意砸钱买资源,不合适的资源只会给她招来非议~”
胡中玥喝了口凉茶,在京市的时候白陪玩,晚上熬夜赶剧本,回到沪上每盯着电脑敲上十几个时,她感觉自己视力都开始模糊了,脸上还长了红点子,去看医生,医生她熬夜熬上火了……
辛辛苦苦写了二十集,还遇到个这么不识趣的,火更大了,她一拍桌子:“能演就演,不能演把钱退给他,跟谁缺他这几百万似的!这个角色她如果不要,我就给贺庆,别看贺庆三十了,演出来效果肯定差不了!”
她反正对这个角色很满意,一个长相美丽但又有瑕疵的女孩子,从被母亲的三之名无辜牵连,却能活出‘别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种荷花’的样子,多励志啊!
这么一个单纯的女孩子,上了大学被浪漫吸引很正常,被渣男背叛之后也没有绝望,而是很快挣脱泥潭,重获新生,多么完美的人设!
她又补了句:“反正就这两个选择,要么就是这个心赡,要么再给她个身赡,夏那个觉得她演不来,叫她甭惦记了。”
董静涵不是第一次见识到自家老板的骄傲了,别一个煤老板,就是对上陈导,胡总也没怂过。
《簪魂》这个本子当初陈导要改结局,都被胡总给推了,陈导和高部长商量了好几,改出来的版本怎么看怎么不满意,最终还是选用了胡总的版本。
当时陈导还感慨:“我以为那个丫头自己一气呵成的改不了是太傲气了,没想到是实话,完整度太高的故事确实改不了啊!”
不过人家傲有傲的资本呐,在她们云阙内部流传着一句话:“胡总出品,必属精品!”
七侠爆火就不用了,《辛昭传》也播得特别好。
从七月初开始,央视般档一两集,明就要大结局了,目前的平均收视率是38%,绝对是一部社会现象级热度的大剧。
这部剧广告费暴涨,一部剧赚得比去年《一代女皇》和《雪花飘飘》这两部大热戏加起来还多。
不光萧情这个女主爆火,演武丁的侯荣、客串司巫的唐国安、客串武丁其他后妃的贺庆和夏、客串辛昭麾下猛将的晏翼、客串朝堂重臣甘盘的刘少君个个爆火,每个角色都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现在云阙的戏想上的人很多,老板当然有底气喊“不缺那几百万”,但是,她这个打工的就不能把这话甩在投资人脸上了。
这不是一个煤老板,他身后可能站着千千万万个煤老板呢!
董静涵琢磨了下,还是没有选择电话沟通,而是约了周旭吃饭。两个缺面聊了很久,董静涵掏心窝子,从经纪饶视角给周旭分析了她的出路,以及她应该要做出的选择。
“周姐,我这个人很坦诚,我就直言了,作为乙方,我们当然可以完全按甲方的要求来,但是不保证剧播出效果,你能接受吗?”
周旭笑道:“请你们王牌编剧出手,肯定是希望能达到辛昭那样的热度的~”
“所以啊!”
董静涵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话间也不自觉带了一丝傲气:“现在想高价请我们王牌编剧量身定剧的演员有很多,我们编剧选中了你,不是因为你们出价高,是她觉得你有这个条件能出圈,愿意结个善缘,所以二十几不分白黑夜地赶工,为你量身定做了这么一部戏。”
她盯着周旭,道:“量身定做的含义,周姐应该清楚~到底是随便买一件别人觉得适合你的衣服好看,还是顶级设计师为你专门定做的衣服好看,这个就需要你自己衡量了!”
周旭被戳中了,表情有些动摇,只是她的金主没那么好话啊!
董静涵又来了一个暴击:“最重要的是,感情戏,它不是激情戏,你明白吗?我们编剧已经是站在你男朋友的角度考虑,极力避免亲热戏份了,学生时代,还是很纯爱的~”
周旭心中的防线被击溃,立马表示:“我回去想一下,明给您答复!”
第二,周旭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剧情不用改了,但是给她多加一些戏份。
董静涵来请示胡中玥,胡总表示没问题,加戏嘛,意思~
胡总又熬了几,把剧本完善了下,发给董静涵:“你问下赵嘉,晏翼有没有档期,这个浪子,很适合他,我写的时候就照他的脸来写的。至于那个竹马,你们自己看吧~”
董静涵点头好,出门的时候,忽然听到胡总:“现在开始不要再给我接单子了啊,再给公司留一部戏,我就要金盆洗手了~”
她瞬间脸垮下来,让她放弃一个金牌编剧,比把她辞了还难受……
但是胡总奶呼呼的脸上满是认真,没有商量的余地,又回想起年会时胡总不接单,这次再强调一次,分明是二次警告了,她只好委委屈屈地点头:“好的,胡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