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唐人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唐人小说网 > 历史 > 遇事后诸葛亮,重生的阿斗躺赢了 > 第675章 司马懿得破大陵,曹丕三度吐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5章 司马懿得破大陵,曹丕三度吐血

张松的尸首被抬到了司马懿面前,司马懿见之骤然一惊。

才发现自己一双洞穿世事的鹰目,竟然看走了眼。

此人是谁?

他素未谋面,何以能将曹操模仿得惟妙惟肖?

彼时大陵城依旧乱象丛生,百姓呼号之声不绝,士兵劫掠之举未止。

“郭淮!”

“末将在!”

“速捉几个人来,让他们辨识此是何人?”

“喏!”

司马懿强自按捺心绪,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开始细析眼前的困局。

这人是伪扮曹操者。

那曹操还活着么?

大概率还活着。

至少可以确定,在那场益州大战后,曹操确实活了下来。

没见过曹操的人,绝不可能把曹操神态语气模仿得如此逼真。

那现在呢?

曹操去哪了?

如果曹操真在簇,这场仗不会打得这么容易。

他丢下了这些军卒和百姓,已经逃脱?

就算是逃脱,可怎么一点他在这场战斗中存在过的感觉都没樱

那种感觉,就好像他已经死了一般。

事实上,在攻城前的一个月,司马懿就没有在冰城的城楼上看到曹操的影子。

如果死了最好。

可最怕我认为他死了,他却活的好好的。

不一会,郭淮抓了个大陵城商贾,按到了司马懿的面前。

司马懿指着张松问道:“这个人是谁?”

那商贾战战兢兢,道:“是……是军谋祭酒,张松先生。”

“军谋祭酒……”

司马懿颔首,这的确是曹操能创造出的职位名称。

“是谁给了他这个职位?”

“是曹丞相……”

“曹丞相?”

司马懿眉目微醺,冷然道:“你,是哪个曹丞相?”

“当然是大汉丞相,曹操……曹孟德……”

“胡言乱语!”

司马懿大怒道:

“曹丞相为国捐躯,早殒命于西北黄沙之地,怎会在簇出现?尔等竟敢借故人造谣惑众!”

“这……”

那人惶恐不敢言。

司马懿放缓了语气,微微凑身向前:“伪曹丞相者,今在何处?”

“回军爷,咱们大概有一个月没见到他了,是研究破敌之计,无暇抛头露面,我们还以为今次大战,曹公终于出来了,没想到竟是祭酒大人……”

“那一个月前,你们能见到他么?”

“之前还是经常能见到,有时骑马绕城,有时带着祭酒大人巡查粮仓、军械库,对军备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只是……约莫一个月前,就只闻其令,再不见其人,府里的人都他在闭关议事。”

“哦??”

司马懿皱眉陷入沉思。

以他对曹操的了解,大战在即,他绝对会依靠自己的个人魅力,动员全城百姓参战。

岂会一反常态,闭门深居、匿于幕后?

导致这场大战,城中军民虽奋力抵抗,却终未打出应有的雷霆之势。

莫非,在这一个月期间,曹操真的莫名暴亡?

“此期间,城中可有重丧之事?”

“唯一员胡将因通敌背主伏诛,丞相念其旧功,将其厚礼殡葬;其余战殁者,丧仪皆从简处置。”

“哦……”

司马懿暂时了解情况后,又依次询问城中其他被伏汉胡之民,得到的回答却都相差无几。

他们口中的曹丞相与司马懿认识的曹操并无太大区别。

也都是一个月前,再也没人见到过他的身影。

于司马懿而言,这太违背常理。

难道曹操真的已经死了,只是他的部下为了军心不涣散,故意秘不发丧,以伪主暂稳局面?

还是,曹操遭遇了某种突来之变,虽然还活着,却无法再指挥战斗?

只可惜,传闻中尚未殒命的张合、徐晃还有杨修并没有被捉到,否则从他们口中就能诈出确切的结果。

徐晃单骑自南路遁走。

张合、杨修二人,则竟始终未得见其踪。

他们会不会和曹操在一起?

还是隐匿在那些百姓群中?

司马懿分析眼前的消息,还是不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

一日后,大战彻底结束。

其众难敌司马懿之师,曹操又不在。

正这时,司马懿复许优厚之诺,承诺投降者,必不杀之。

于是,大陵城民皆缴械归降。

这比司马懿预料的作战时间整整提前了两日。

司马懿当即令麾下士卒,将敌阵战殁者之首级悉数陈列于地,他亲自逐一验看。

继而,复召被俘之大陵城民,逐一审视。

最终,没能见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大都督,这些人怎么办?”

“尽斩!”

“呃……”

郭淮有些为难:“大都督不是承诺他们……”

司马懿面色冷厉,沉声道:“养活此城需耗多少粮草?尽诛之,一个不留!”

“喏!”

大陵城血流成河!

那些人临死之际,方知上了司马懿的当。

但那又能有什么办法?

唯有引颈受戮,徒留满城哀嚎。

斩尽大陵城军民,亦未能见曹操的影子。

司马懿猜测,曹操纵然活在世间,此刻亦必深陷困厄,进退维艰。

于是请匈奴大将死守并州诸道,不许南胡汉士进来一个。

纵曹操不死,也要将他逼死在南胡之境。

而后,司马懿修书于曹丕,其文曰:“大陵城已破,伪扮曹公者业经擒获,乃张松其人,今已伏诛,谣言已破。

今吾将挥师长安,助夏侯渊将军收复此城。

军情急迫,谨此奏报。

若有他命,臣必遵魏王钧旨而校”

此刻司马懿亦无良策,只得暂且诱导曹丕,传达曹操已然身故的消息。

否则,若仍困于西北大陵之地纠缠,大魏疆土必遭南汉大军步步蚕食,终至难以收拾。

而后,挥兵南下,欲与夏侯渊合兵,共同抵抗诸葛亮,重新夺回长安。

……

而许都这边,曹丕亦不得安宁。

连番败报接踵而至,令其心焦如焚、寝食俱废,自旦及午,已三度咳血。

“孤令他们联结胡兵……咳咳!明谕以胡将胡兵为主……咳咳咳!

结果一个个竟擅作主张,仍以本部兵马为主,仅将胡兵视作偏师!这般颠倒主次、昏聩调度,何能破敌?!

尔等倒是告知孤,孤的这些叔父如此违逆军令、儿戏军机,孤的大魏安能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