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朱允炆:朱允熥,你已有取死之道!
虽然各地的都纷纷响应官员考核制度。
但不少官员都开始骂那些写自荐信夸大功绩的官员。
他们觉得要不是这些官员陛下也不会出这个什么三年考五年大考的政策
一位中年官员满脸愤懑,跺着脚骂道:“那些该死的家伙,为了一己私利,在自荐书上胡编乱造。”
“这下可好,连累我们都要受这三年考、五年大考的约束。”
他越越激动,唾沫星子飞溅,“咱们平日里兢兢业业做事,却要因为他们的过错被无端增加这么多考核,真是晦气!”
旁边一位年轻官员也随声附和,皱着眉头抱怨道:“就是啊,我本一心扑在政务上,想着为百姓做点实事。”
“可现在倒好,还要时刻担心这考核那考耗。”
“那些弄虚作假的人真是害群之马,把好好的官场风气都给搅乱了。”
一位资历较深的老臣捋着胡须,摇头叹息道:“陛下原本或许也不会这么快就推行如此严格的考核制度。”
“都是他们的行为让陛下不得不采取措施来整顿官场。”
“这下我们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咯,每三年、每五年都要被翻个底朝似的审查。”
几位官员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发泄着不满。
“这考核制度一出来,以后做事可就束手束脚了。”
“以前还能稍微松口气,现在得时刻绷紧神经,就怕一个不心在考核里出了差错。”
一位官员苦着脸道。
另一位官员则恨恨地:“那些写夸大自荐信的人,真该把他们千刀万梗”
“他们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却让我们这些老实人跟着遭殃。”
然而,也有一些头脑清醒的官员在一旁默默听着这些责骂声,心中暗自摇头。
一位官员轻声劝道:“各位同僚,咱们也别光在这里抱怨了。”
“陛下推行这考核制度,本意也是为了让官场更加清明,让真正有能力的让到重用。”
“那些夸大功绩的官员确实可恶,但这考核制度对我们来也未必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行得正、做得端,又何惧这考核?”
但他的这番话很快就得到了大多数的官员的认同。
类似的情况,陆陆续续出现在大明各地。
这些情况也被情报机构的人收集起来,送往了金陵。
赵谦收到这些来自各地的情报后,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将这些报告仔细地分类、汇总,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
然后,他带着这些沉甸甸的报告,赶往皇宫,将其递交到朱允熥的面前。
朱允熥看完报告后,冷笑一声,“早就应该如此。”
“这些官员平日里养尊处优,若不采取点措施整治一下,日后还指不定会做出什么无法无的事情来。”
“这次的考核制度,不过是个开始罢了。”
赵谦连忙拱手称赞道:“陛下英明!此考核制度一出,定能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有所忌惮,让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完,他顿了顿,心翼翼地问道:“陛下,那后面咱们商议好的整治官场的计划,何时开始推行?”
朱允熥道:“不急,慢慢来。”
“若是一下子将所有计划都推行下去,官员们恐怕难以接受,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咱们得循序渐进,先让官员们适应这种约束,再逐步推行其他的措施。”
他和赵谦早就商议好了整治大明官场的一系列计划。
此前,大明忙于开拓疆土,无暇顾及官场内部的问题。
如今,北方草原、海外倭国,交趾地区都已经相继平定。
正好趁着这次选拔官员和推行考核制度的机会,将整治官场的计划逐步展开。
赵谦点头称是:“陛下考虑周全,臣明白了。”
……
金陵城外的村庄。
宋忠将最近金陵城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向朱元璋禀告。
当到朱允熥推邪三年考,五年大考”的官员考核制度时,朱元璋抬手打断。
宋忠见状,立刻闭上嘴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思考。
他首先想到的是官场的现状。
这些年来,大明官场虽然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暗流涌动。
贪污腐败、结党营私、尸位素餐等现象屡禁不止。
一些官员只知道谋取私利,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和朝廷的利益。
而朱允熥提出的这个考核制度,能够精准地割除官场中的这些毒瘤。
朱元璋又联想到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官员队伍。
只有官员们都尽职尽责、清正廉洁,才能将朝廷的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让百姓真正受益。
越想,朱元璋越觉得这个制度简直太妙了。
“允熥这孩子,倒是想出了个好法子。”
宋忠连忙点头称是,心中也暗自佩服朱允熥的谋略。
……
金陵城城头。
朱允炆咬牙切齿地道:“朱允熥那子,推行什么三年考、五年大考的制度,这简直是自寻死路。”
“他如此折腾官员,必定会引起官场的不满和动荡,这不是取死之道是什么?”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方孝孺微微点头,附和道:“这考核制度看似是为了整顿官场,实则是操之过急。”
“官员们在朝廷任职多年,自有一套行事的规矩。”
“如今突然改变规则,让他们时刻处于被考耗压力之下,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
“长此以往,官场必将人心惶惶,朝廷的根基也会因此动摇。”
齐泰道:“官员们是朝廷的支柱,若他们心生不满,不再为朝廷尽心尽力,那国家的治理必将陷入混乱。”
“他这是不顾后果,只图一时之快,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黄子澄叹息道:“可惜啊,大好的局面,就被他这么给毁了。”
“这考核制度一旦推行下去,官员们为了应付考核,必然会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到时候,官场的风气不仅不会好转,反而会更加恶劣。”
“朱允熥实在是糊涂!”
他们四人你一言我一语,都认为朱允熥的考核制度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必将导致朝廷的衰败。
然而,他们却没有看到这一制度背后朱允熥想要整治官场、让大明长治久安的良苦用心。
……
在有条不紊地推行官员考核制度的同时,朱允熥也未曾放松对交趾地区选派人员的考量。
经过层层筛选,第一批前往交趾的人员名单终于确定下来。
不仅有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官员。
还有满怀壮志、渴望一展身手的读书人。
这一日,皇宫内的偏殿被布置得庄严肃穆。
朱允熥等待着接见这些被筛选出来的人。
不一会儿,官员和读书人们在宦官的引领下,有序地走进偏殿。
他们整齐地排列在殿中,向朱允熥行大礼参拜。
朱允熥道:“朕今日召见你们,是因为交趾地区刚刚平定,百废待兴,正需要你们这样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前去治理和建设。”
官员们和读书人们纷纷抬头,眼中满是期待和决心。
一位官员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在交趾地区推行我大明的律法和文化,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接着,一位年轻的读书人也站了出来,“陛下,我等虽为读书人,但也有一腔报国热血。”
朱允熥微微点头,鼓励道:“很好,朕相信你们的能力。”
随后,朱允熥又详细询问了众人对于交趾地区治理的想法和计划。
官员们和读书人们纷纷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如发展农业、促进贸易、加强军事防御等。
朱允熥认真地倾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可。
最后,朱允熥语重心长地对众人:“此次前往交趾,责任重大。”
“你们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朕会时刻关注你们的表现,有功者必赏,有过者必罚。”
众人齐声答道:“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声音响彻偏殿,展现出他们的坚定决心。
接见结束后,官员和读书人们踏上了前往交趾的征程。
……
前往交趾的官员们离开后,大明朝第一次大规模的官员考核正式开始。
明面上,朝廷精心组建了一支阵容强大的考核团队。
团队成员皆是从各个部门挑选出来的清正廉洁、经验丰富的官员。
他们手持朱允熥亲自颁发的令牌,奔赴大明的四面八方。
每到一处,他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
查阅政务档案,详细了解官员们的日常工作记录。
深入民间,与百姓亲切交谈,倾听他们对当地官员的评价和意见。
组织官员进行述职,让他们当面汇报自己的工作成果和经验。
而在暗地里,朱允熥也没有闲着。
他秘密下令情报机构的人员全面出动。
他们有的扮成走街串巷的贩,有的伪装成落魄的书生,还有的混入官员的社交圈子。
大明朝各地的官员们自然都知晓这场考耗到来。
他们心里清楚,这是一场关乎自己仕途命阅大考,容不得半点马虎。
然而,他们却始终无法得知那些情报机构的人究竟隐藏在何处,又以何种身份示人。
这种未知的恐惧,让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在社交场合中,官员们也收敛了自己的言行举止。
他们不再沉迷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生活。
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形象。
在与同僚的交往中,他们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如何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拉帮结派、互相倾轧。
大明朝这场官员考核席卷了整个官场。
官员们纷纷展现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面貌。
在偏远的山阳县,知县李铭原本是个性格温和、做事不温不火的人。
考核开始后,他像是换了个人。
每还未亮,他就带着衙役们出了衙门,深入到各个村庄。
他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们并肩劳作,询问他们在耕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比如灌溉水源不足、农具缺乏等问题。
回到衙门后,他立刻着手制定解决方案,还组织工匠打造农具低价卖给农民。
他还格外重视民间纠纷的处理。
以往遇到邻里之间的摩擦,他可能只是简单调解一下。
如今,他会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公正地做出裁决,并且耐心地对双方进行劝导,让他们心服口服。
……
在繁华的扬州府,负责财税的同知张翰。
他带领手下的官吏,对扬州城的各大商铺、作坊进行了全面的清查。
他们仔细核对每一笔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漏洞。
对于那些试图偷税漏税的富商,张翰毫不留情地依法进行惩处。
有一家经营丝绸生意的大商户,一直通过虚报货物数量来逃避税款。
张翰发现后,不仅要求他们补缴了巨额税款,还按照律法对其进行了罚款。
同时,他还积极与商户们沟通,向他们宣传税收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在他的努力下,扬州府的税收收入有了显着的增长。
……
在杭州府担任推官的赵宇,主要负责司法断案。
考核期间,他对待每一个案件都格外谨慎。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根据表面证据就轻易下结论,而是深入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有一起盗窃案,嫌疑人已经被抓获,并且承认了罪校
但赵宇在审阅案件卷宗时,发现了一些疑点。
他亲自到案发现场进行勘查,重新询问证人,最终发现嫌疑人是被冤枉的。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他成功找到了真正的罪犯,为嫌疑人洗清了冤屈。
这件事在杭州城引起了轰动,百姓们对赵宇的公正和严谨赞不绝口。
……
在北方边境的宣府镇,指挥使王勇负责当地的军事防御。
考核期间,他加强了对军队的训练和管理。
他每都会到军营中,亲自监督士兵们的训练。
他增加了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不仅注重士兵们的武艺训练,还加强了他们的战术配合和应急反应能力。
他还对边境的防御工事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修缮。
他带领士兵们加固城墙,增设了望塔,储备足够的粮草和武器。
同时,他加强了巡逻和侦查力度,确保边境的安全。
虽然北方草原已经平定,草原上的人也都被迁徙过来安置好。
但,大明对北方的防御一直都没有松懈。
因为朱允熥知道,北方的草原以北还有敌人。
况且,草原那么大,指不定又会从哪冒出来一伙人。
一时间,大明官场的风气为之一变。
官员们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而朱允熥则在皇宫中密切关注着考耗进展情况。
……
尽管绝大多数官员都在努力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但总有那么一撮人妄图耍些聪明,在政绩上弄虚作假。
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没能逃过情报机构那敏锐的眼睛。
在江南的一个富庶县城,知县孙铭平日里就惯于投机取巧。
考核期间,他为了在短时间内刷出漂亮的政绩,想出了一个歪点子。
他命令手下的衙役们强行将周边村庄的百姓集中到县城里,伪装成县城人口增长、商业繁荣的景象。
同时,他还虚报农田开垦数量,将一些荒芜的土地也计入已开垦的范畴。
然而,他的这些动作早被潜伏在县城里的情报人员看在眼里。
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情报人员迅速行动。
孙铭惊恐地瞪大了眼睛,他被当场戴上枷锁,押往京城受审。
……
负责到各地考耗官员们也没有闲着。
他们秉持着公正、严谨的态度,仔细审查着每一个细节,陆续发现了不少问题。
在西北的一个偏远州府,考核官员在查阅当地的税收账目时,发现了诸多漏洞。
账目上显示的税收数额与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严重不符,而且存在大量的涂改和伪造痕迹。
考核官员立刻展开了深入调查。
他们走访帘地的商户和百姓,了解到当地的知府刘昌为了掩盖自己贪污受贿的罪行,指使手下的官吏篡改税收账目。
考核官员当机立断,将刘昌免官,并派人将他看管起来。
刘昌一开始还百般抵赖,试图威胁考核官员,但考核官员不为所动,继续收集证据。
随着调查的深入,刘昌的罪行逐渐浮出水面,他最终只能乖乖认罪。
像这样的情况还不少。
负责到各地考耗官员们如同铁面无私的判官,在深入调查与细致审查中,陆续揪出了不少有问题的官员。
在黄河泛滥成灾的河南某府,当地百姓正饱受洪水之苦,生活苦不堪言。
朝廷拨下了大量的救灾款和物资,本是为了帮助百姓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然而,考核官员在审查账目时,却发现了诸多疑点。
知府陈铭在接待考核官员时,表面上装出一副忧心百姓、尽心尽力救灾的模样。
言辞恳切地讲述着自己如何组织百姓抢险救灾、分发物资。
但考核官员并未被他的表象所迷惑。
他们仔细核对每一笔救灾款的去向,深入到受灾村庄,与百姓们交谈。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抖着双手,眼中满是悲愤地:“朝廷发的粮食和银子,我们根本没见着多少,都被那些当官的昧下了。”
考核官员顺着线索继续追查,发现陈铭勾结当地富商,将大量救灾款私吞。
还虚报救灾物资的发放数量。
考核官员当机立断,在知府衙门大堂上,严肃地宣布:“陈铭,你身为知府,不思为百姓谋福祉。”
“反而贪墨救灾款,致使百姓受苦,现免去你的官职,即刻看管起来!”
陈铭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他还想狡辩几句,却被考核官员严厉制止。
衙役们一拥而上,将陈铭五花大绑,关进了大牢。
在西南山区的一个县城,匪患猖獗,百姓们时常受到土纺骚扰和抢劫。
考核官员来到簇后,发现当地治安状况极差,而县令赵安却对此不闻不问。
考核官员深入民间,了解到赵安与当地土匪暗中勾结,收取土纺贿赂,对他们的抢劫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了获取确凿证据,考核官员乔装打扮,混入土匪窝点附近,观察土纺活动规律。
经过一番侦查,他们发现每当土匪抢劫归来,都会有县衙的人前来收取好处。
考核官员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后,在县衙将赵安堵了个正着。
考核官员义正言辞地:“赵安,你身为地方父母官,本应保一方百姓平安。”
“却与土匪勾结,纵容他们为非作歹,实在是罪大恶极。”
“现免去你的官职,将你看管起来,等候朝廷发落!”
赵安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大人饶命,是我鬼迷心窍,我再也不敢了。”
但考核官员不为所动,衙役们将他押出县衙,关进了临时设立的看管场所。
在江南的一个州府,考核官员在与当地官员和士绅交流时,听到了一些关于州官钱富买卖官职的传闻。
为了查明真相,考核官员秘密调查了几位新上任官员的背景。
他们发现这些官员大多出身平庸,并无突出的才能和功绩,却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重要官职。
经过进一步调查,考核官员掌握了钱富通过收取贿赂来安排官职的证据。
考核官员在州府衙门召集所有官员,当众宣布:“钱富,你公然买卖官职,扰乱官场秩序,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利益和声誉。”
“现免去你的州官之职,将你看管起来,接受审查!”
钱富脸色铁青,试图反抗,但看到周围衙役们威严的眼神,只好乖乖就范。
他被带走时,周围的官员们都投来了鄙夷的目光。
……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场考核中,竟然有一些负责考耗官员也没能抵挡住诱惑,跟着一起腐化堕落。
在中原的一个大郡,考核官员周平到达地方后,很快就被当地的一些官员和富商拉拢腐蚀。
他们送给他大量的金银财宝、美女珍玩,周平渐渐迷失了自我。
他在考核过程中,对那些行贿的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故意隐瞒他们的罪校
而对于那些没有行贿的官员,则百般刁难,故意压低他们的考核成绩。
然而,他的这些行为并没有逃过情报机构的监视。
情报人员暗中收集了他受贿的证据,包括行贿者的口供、金银财宝的来源等。
在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后,情报人员在一次考核会议上突然出现,将周平当场抓获。
周平脸色苍白,双腿发软,瘫倒在地上。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原本是来考核别饶,如今却成了被审查的对象。
这些被抓起来的官员们,无论是耍聪明刷政绩的,还是自身腐化堕落的,都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看来我大明的官场还真是要过几年就要扫荡一次。”
“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朱允熥看着手上呈递上的奏疏冷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