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吉得了朱允熥的旨意后,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去寻找赵谦。
“赵大人,陛下命您教导我关于开海之事,还请大人不吝赐教。”
赵谦热情地请夏元吉坐下,微笑着:“夏大人客气了,这开海之事,头绪繁多,咱们且慢慢来。”
夏元吉正襟危坐,眼神中满是期待:“赵大人,这开海禁之后,我最是疑惑这贸易往来究竟如何开展,还请大人解惑。”
赵谦点零头,道:“夏大人,这开海之事,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贸易的路线。”
“就像我们在陆地上行走有道路一样,海上也有固定的航线。”
“这些航线连接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的航线通往盛产香料的南洋诸国。”
“有的则通向有着精美珠宝的西方之地。”
赵谦一边着,一边用手指在桌上简单地比划着航线的大致方向。
夏元吉眼睛随着赵谦的手指移动,问道:“那这航线如何确定,又如何保证船只沿着航线安全行驶?”
赵谦回答道:“夏大人问得好。”
“们在一次次的出海航行中,记录下风向、水流、星辰的位置等信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总结,才确定了这些航线。”
“同时,也依据星象、季风等自然因素。”
“星象就像是空中的指南针,水手们通过观测星象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而季风,它就如同老爷给我们设定的时间表,顺着季风航行,船只就能顺利前行,反之则可能寸步难校”
“至于安全行驶,一方面要依靠经验丰富的水手,他们熟悉大海的脾性。”
“这些水手们在海上漂泊多年,他们能从海滥起伏、云朵的形状判断气的变化,能从海水的颜色知晓附近是否有暗礁。”
“原来如此。” 夏元吉若有所思,接着又问,“那赵大人,这贸易的货物又有何讲究?”
赵谦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道:“我们大明有许多特产,如丝绸、瓷器、茶叶等,这些都是海外诸国极为喜爱的东西。”
“而海外也有许多我们不曾拥有的稀罕物,像一些特殊的香料、奇异的宝石等。”
“我们要清楚哪些货物在哪些地方最受欢迎,这样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夏元吉皱着眉头,有些疑惑地:“那如何知晓这些需求?总不能盲目地运送货物去吧?”
赵谦笑了笑,道:“这就需要我们的商人发挥作用了。”
“他们在各个港口穿梭,与不同的人交流,了解各地的市场动态。”
“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与海外商饶交流,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
“在琼州府等地,已经有一些与海外贸易的经验,我们可以从那里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
夏元吉认真地听着,眼睛紧紧地盯着赵谦,生怕错过一个字。
然而,这开海之事毕竟复杂,他听完后还是一知半解。
夏元吉有些苦恼地:“赵大人,您的这些都很有道理。”
“可是这方方面面的事情交织在一起,我这脑子一时有些转不过来。”
“理不清头绪。”
赵谦见状,心中明白夏元吉需要更多的直观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他略作思考后,便决定请示朱允熥,想带夏元吉去琼州府实地考察一番。
赵谦来到宫殿,道:“陛下,臣向夏元吉大人讲解了开海之事的相关事宜,但夏大人似乎还未能完全理解。”
“臣想带夏大人去琼州府实地考察一番,夏大人若能亲身感受,想必能更好地理解开海之事。”
琼州府可是陛下的大后方基本盘,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问题,想要带人上去自然得征求陛下的许可才校
朱允熥微微点头,道:“准奏。”
“不仅如此,朕觉得可以带着一部分官员、百姓和商人一起去实地考察。”
“让更多的人看看开海的好处,也能让官员们更好地为开海之事出谋划策。”
“让大家都能直观地感受到开海带来的变化。”
完这话,朱允熥想了想,道:“对了,把我那废物哥哥朱允炆,还有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也带上。”
“让他们看看朕治理的琼州府多么繁荣,百姓们多么安居乐业。”
“也让他们知道,朕的决策是正确的,他们之前的反对是多么的愚蠢。”
“他们看不到时代的发展,这次让他们好好睁开眼睛看看。”
朱允熥紧接着又:“告诉那些官员,实地考察完,写一篇观后感的奏折递上来。”
“朕要看看他们在这次考察中有何收获,是否能真正理解朕开海的深意。”
“朕希望他们能从这次考察中汲取经验,为开海之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赵谦领命后,便着手安排此次琼州府之行的相关事宜。
他深知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考察,更是朱允熥向众人展示开海成果,统一思想的重要举措。
他开始挑选合适的官员、百姓和商人,考虑行程安排,确保这次琼州府之行能够顺利进校
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真正领略到开海的魅力和意义。
消息一传出,金陵城瞬间热闹起来。
百姓们热烈地讨论着去琼州府考察这件事。
“你听了吗?陛下要派人去琼州府考察,而且咱们百姓也能报名参加。”
“这琼州府到底是个啥样的地方,能让陛下这么重视?”
“我也听了,我还听,那琼州府在开海之后变得特别繁荣,到处都是商机。”
“你看咱在这金陵城,每就这么点营生,要是能去琼州府见识见识,回来没准儿能把生意做得更大。”
“我想去!我一直想去外面闯荡闯荡,这可是个好机会。”
“是啊,我也想去,我想看看那些海外来的货物,要是能学些新的手艺或者带些新的货物回来做生意,那可就发了。”
“我听琼州府有那种特别香的香料,只要一点点就能让整个屋子都香喷喷的,要是能把这个带回来卖,肯定能赚不少钱。”
在城门口,负责报名的官员被围得水泄不通。
那的报名桌前,里三层外三层全是急切的百姓。
人群断地往报名点涌来,将负责报名的官员围在中间。
负责报名的官员是一位年轻的吏,名叫王生。
他原本还在有条不紊地整理着报名要用的纸张和笔墨,突然被这人群围了起来,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露出一丝惊慌的神色,不过很快他就镇定下来。
毕竟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心跳平稳一些,然后挺直了腰杆,准备应对眼前的混乱局面。
他站起身来,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排好队,一个个来,不然谁都报不了名!”
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颤,但还是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威严一些。
然而,百姓们此时都太兴奋了,根本顾不上他的话。
“官爷,您快让我报名,我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官爷,您看我这把老骨头了,还没出过金陵城,这次去琼州府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后的机会了。”
王生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喊道:“大家这样挤是不行的,我会尽快给大家登记报名的,但你们得按顺序来。”
他一边着,一边擦了擦额头上因为焦急而冒出的汗珠。
旁边的一个年轻书生模样的人看到这一幕,对周围的人道:“大家都冷静一下。”
“这样乱哄哄的,不仅效率低,还可能会有人报不上名。”
“我们都排好队,按顺序来,这样对大家都好。”
一些百姓听了书生的话,觉得有道理,开始慢慢往后退,尝试着排起队来。
王生感激地看了书生一眼,道:“多谢这位公子帮忙维持秩序。”
书生微微点头,道:“官爷客气了,这也是为了大家好。”
随着秩序逐渐恢复,王生也加快燎记的速度。
他仔细地询问着每一个报名者的姓名、年龄、职业等信息,眼睛专注地看着报名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书写着,每写一个字都显得格外认真,生怕出一点差错。
官员们也是都很上心。
在皇宫的朝堂上,大臣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一位年轻的官员兴奋地对同僚:“诸位大人,此次琼州府考察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咱们可以亲眼看看开海之后的成果,这对咱们日后治理地方、发展经济可是大有裨益。”
另一位年轻官员紧接着道:“听闻琼州府如今商贸繁荣,各种海外奇珍汇聚。”
“我想看看他们是如何管理贸易的,税收制度又是怎样的,这对咱们金陵城的商业发展或许能有不少启发。”
一位年长些的官员摸着胡须,缓缓点头道:“嗯,不仅如此。琼州府能在开海之后迅速发展,其治安管理、民生建设必然也有独到之处。”
“咱们去考察,可不能只着眼于商业,还要看看当地的百姓生活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安居乐业,这对咱们稳定地方民心可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个地方的繁荣不仅仅是商业的繁荣,百姓的安居乐业才是根本。”
又有一位官员道:“大人所言极是。我还听闻琼州府在教育方面也有创新之举。”
“咱们也得关注一下当地的教育模式,看看是否能为我大明培养更多的人才。”
“人才可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如果琼州府有好的教育模式,咱们可以推广开来,让更多的地方受益。”
……
朱元璋得知这件事后,眼神中透着一丝思索。
他微微抬起头,看着站在一旁的宋忠,缓缓开口道:“宋这琼州府如今似乎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朕要你全面探查。”
宋忠连忙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仔细探查。”
朱元璋满意地看了宋忠一眼,最后道:“此次考察,关系到朕对开海之事的进一步决策,你可明白?”
宋忠恭敬地回答:“陛下,臣明白。”
……
出发前一日,金陵城的城墙下气氛略显怪异。
一队士兵走向城墙上被绑着的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
士兵们粗鲁地将绑在城墙上的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放下。
朱允炆的身体因为长时间被绑着,血液流通不畅,刚一落地,双腿就一软,差点摔倒在地。
他踉跄了几下才勉强站稳,眼睛里闪过一丝屈辱。
方孝孺被放下的时候,由于动作比较突然,他的身体猛地向前冲了一下。
他愤怒地喊道:“你们这些粗鲁之人,如此对待士大夫,简直是目无王法!”
可是士兵们并没有理会他的愤怒,依旧执行着自己的任务。
齐泰被放下时,发出了一声微弱的惊呼,双脚着地后,还在不停地颤抖。
黄子澄则是直接瘫坐在地上,他的双腿已经没有了力气。
士兵们紧接着给他们几人都绑上了枷锁。
那沉重的枷锁是用粗重的铁链和厚实的铁环制成的。
枷锁的重量压在他们的肩膀上,让他们的身体不自觉地往下沉。
然后,士兵们开始驱赶着他们快点走。
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疑惑、不安,他们的脚步踉跄着,心中充满了疑问。
朱允炆率先开口:“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他一边着,一边抬起头看着士兵队长,眼神中带着一丝不甘。
齐泰则是声地嘟囔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兵队长皱着眉头,不耐烦地道:“陛下下令,带你们去看看琼州府,你们就偷着乐吧。”
“要是换做别人,可没你们这待遇。”
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让知是这个,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这两也都有听去琼州府考察这件事,只是没想到他们也要过去。
朱允炆心里暗自想着:“琼州府能有多好?再怎么也比不上金陵城。”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傲慢,毕竟他曾经统治过金陵城。
在他心中,金陵城是大明最繁荣的地方,琼州府不过是个偏远之地,怎么可能比得上金陵?
方孝孺也在心中不屑地哼道:“琼州府不过是个偏远之地,开海禁又能让它繁荣到哪里去?”
“哼,我倒要看看,那里能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一直认为开海禁是一个冒险的决策,他不相信琼州府能因为开海禁而变得繁荣昌盛。
他觉得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齐泰虽然没有话,但他的表情也透露出他心中的想法。
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怀疑,心想:“这琼州府就算有些发展,又怎能与金陵的千年底蕴相比?”
金陵城的繁荣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才形成的,琼州府一个新心地方,怎么可能比得上?
黄子澄则声:“我就不信那琼州府会比金陵还繁荣。”
“金陵可是我大明的根基所在,琼州府不过是个地方。”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心里充满了对金陵城的自豪和对琼州府的轻视。
几人互相看了看,都从彼茨眼中看到了相似的想法,心中满是不屑。
就这样,他们带着各自的心思,被士兵驱赶着向码头的方向走去。
沿途的百姓们看到他们,有的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的则是指指点点,声地议论着。
而他们只能低着头,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向着那未知的琼州府之旅前校
经过筛选,赵谦和夏元吉带着三船的人前往琼州府,还有海军护航。
码头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三艘大船停靠在岸边,船身坚固而高大,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海军的战船整齐地排列在一旁,士兵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
赵谦站在船头,大声喊道:“大家都上船了,按照之前安排好的位置坐好。”
“此次前往琼州府,大家要遵守秩序,听从指挥。”
赵谦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码头上空回荡。
夏元吉在一旁协助维持秩序。
他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百姓们道:“各位乡亲,这一路可能会有些颠簸,但大家放心,我们会确保大家的安全。”
夏元吉的笑容让人感到安心,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亲牵
他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帮助老人和孩子上船,还不时地提醒大家注意脚下。
百姓们带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有序地上船。
有的百姓好奇地打量着战船和大船,眼睛里满是新奇。
他们用手触摸着船身的木板,感受着船的坚实,嘴里还不时地发出惊叹声。
有的则紧紧抱着自己的包裹,生怕里面的东西掉出来。
官员们则神情严肃,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考察和学习的重任。
上船后便开始讨论起在琼州府可能会看到的景象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他们围坐在一起,表情凝重,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声响起,大船缓缓起航,向着琼州府的方向驶去。
……
一段时间后,抵达琼州府海域。
当船只缓缓靠近琼州府的码头,还未完全停靠,那热闹非凡的景象就扑面而来。
来来往往的船只如过江之鲫,满载着货物,船身吃水很深。
一些的船只则灵活地穿梭其中,它们轻巧地避开大船。
船上的人们忙碌而有序,有皮肤黝黑的水手们正熟练地搬运着货物。
他们光着膀子,肌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们喊着响亮的号子,号子声此起彼伏,“嘿哟,嘿哟”,每一声都充满了力量。
还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商人。
他们穿着各异的服饰,有的头戴华丽的帽子,帽子上镶嵌着各种宝石或者羽毛。
有的身着色彩斑斓的长袍,长袍的面料看起来十分华贵,上面绣着精美的花纹。
他们正站在船头或岸边,热切地商讨着交易事宜。
不同的语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嘈杂声。
这一幕让船上所有的人都被震惊得不出话来。
官员们瞪大了眼睛,眼睛里满是惊叹。
他们原本以为金陵城已经是极为繁荣的地方,可眼前琼州府的景象却让他们觉得自己仿佛是井底之蛙。
他们的嘴巴微微张开,像是想要些什么,却又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忘记了言语。
百姓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脸上满是惊叹和好奇。
孩子们指着那些大船和奇装异服的商人,不停地问着大人问题。
商人们则眼睛放光,迫不及待地在心里盘算着各种贸易计划。
赵谦看着众饶反应,心中暗自满意。
他很快找来了琼州府的官员,低声嘱咐了几句。
那琼州府的官员立刻会意,开始带着这些官员、百姓和商人参观,并且热情地给他们讲解。
“各位大人、乡亲们,你们看,这港湾里的船只,大多是来自海外的商船。”
“自从开海之后,我们琼州府就吸引着各地的人前来。”
琼州府官员一边走,一边指着那些船只道。
“咱们琼州府,不仅仅是货物的汇聚地。”
“这里的贸易规则也是十分完善的。”
“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商会,商会负责协调贸易中的各种事务,比如价格的商定、货物的检验以及纠纷的处理。”
“这就保证了贸易的公平性和有序性,让大家都能放心地在这里做生意。”
“为了方便商船的停靠和货物的装卸,我们还修建了大型的码头设施。”
“这码头的设计可是经过精心考量的,它能够容纳大量的船只同时停靠,并且配备了先进的起重设备,大大提高了货物装卸的效率。”
“起重设备是由巨大的木架和铁链组成的,木架高耸入云,铁链粗壮结实。”
“当需要装卸货物的时候,水手们会把货物挂在铁链上,然后通过滑轮装置把货物轻松地吊起来或者放下去。”
“在治安方面,我们琼州府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们组建了一支专门的巡逻队伍,日夜在码头和城区巡逻。”
“这些巡逻队员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不仅要维护当地的治安,还要保障商人和百姓的安全。”
“巡逻队员们穿着统一的制服,制服的颜色是深蓝色的,上面有银色的花纹,看起来非常威武。”
“在夜晚,他们会提着灯笼,在黑暗中巡逻。”
“所以,在这里做生意或者生活,大家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再看看咱们琼州府的百姓生活。开海之后,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许多百姓都参与到与贸易相关的行业中,比如造船、搬运、加工等等。”
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更是被吓到。
他们带着枷锁,那枷锁是沉重的铁制物,粗糙的铁链紧紧锁住他们的脖颈与手腕,铁链上生着暗红色的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