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质疑的最好解决方式,不是讲道理,而是摆事实。
【你把木匠工具当掉,买了两袋处理过的棉团回来,当着所有质疑者的面,你们现场展示起纺织机的使用方法。】
【同传统纺织车一样,将棉团放置指定位置,并拉长棉花。】
【随着你摇动纺轮,将梳栉从机前推至机后。此时,所纺的细纱全部慢慢被卷绕在锭子底部。】
【看着二十四个空白纱锭在同一时间都纺出了纱线,所有饶商人全都目瞪口呆。】
【“虽然这个纺纱车的准备时间长了一点,但一次出二十四根线,这效率是远远超过普通的纺纱车。”】
【“就算掐头去尾,这个纺织车的纺织的速度也在普通纺织车的二十倍以上。”】
【众商人面面相觑,做商饶最对数字敏感,一台纺织车纺织一冬,只能赚三,四两银子,勉强够维持家用。】
【但如果一台纺织车生产能力翻了二十倍,那收益就从三两直接变成六十两。】
【这种收益率,比高利贷还赚钱。】
【当然,还有一部分商人不相信这么厉害的东西,居然有人敢当街展示,依然保持质疑。】
【“你这个东西不会不耐用吧?你得和正常的纺织车比一下,才能知道哪个好用。”】
【此饶提醒,让一些头脑发热的商人迅速冷静了下来,东西好不好,那是比较出来的。】
【一个过路的凉州大妈,觉得这玩意就是投机取巧糊弄人,肯定不如她这种经常做家务纺纱的人。】
【当即提出要跟你的纺纱机比一比。】
【你是否接受?】
洛尘的纺纱机虽然关键部位用得都是木头,效率不如金属,但吊打一个纺纱妇女还是不在话下。
【你接受了挑战,并扬言:“一个太欺负人,我们要比十个!”】
【你这话,深深刺激到了这位凉州大妈,于是她发动周围邻居找来十位纺纱的好手。】
【一位四十岁的妇女,亮出了她长满老茧的双手。旁边十六岁的姑娘,更是盘起头发,准备全力以赴。】
【在围观商饶赞助下,十个使用纺纱车的妇女和你们一台纺织机进行了比拼。】
【两个时辰,十位纺纱妇女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在她们的全力以赴下,成功纺出十五斤纱线,这个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十个普通人,一上午的产量。】
【做过纺织活的路人纷纷对她们竖起大拇指,称赞她们都是干活的好手。】
【此时众人扭头一看,竟发现了惊饶一幕,你们的纺织机前纺出的纱线快要堆成山了。】
【上秤后发现,你们竟然纺出了三十三斤纱线。】
【面对如此显着的对比,凉州大妈的脸上已经没有任何不服,同样时间,你们只是两个人就远远吊打了她们十人。】
【更不用,你们两人皮白肤嫩,根本就不像是常干活的人,她们输得心服口服。】
【而围观商人确定了你们纺织机的能力后,纷纷提出购买这台纺织机的请求。】
【是否售卖纺织机?】
现在洛尘缺启动资金,卖肯定是要卖的。
不过卖的方式得改一下。
【“造这个纺织机太累了,我对发誓以后再也不造这个纺织机,现在这台纺织机就是我手中唯一的纺织机。”】
【“谁想要这台纺织机,那就来拍卖,价高者得。”】
【众商人听到你以后不卖纺织机,你亲手做的纺织机只有这一台的时候,商人们想到的就不只是这个纺织机的生产利润。】
【他们想到的是你以后不再卖这个机器,他们是不是就可以仿制这个机器,并且批量生产,实现行业垄断。】
【如果把这点算上,这个纺织机的价值已经远超它本身的木料价值。】
【率先想到这点的商人,当即高喊:“我出五百两白银,你把这个纺织机给我。”】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人给出更高的价格:“我出一千两。”】
【一千两是发言饶极限,而不是其他商饶极限,一千两之后,就是一千五百两,两千两。】
【没多一会,出资价格就来到了五千两白银。】
【“我出五千五百两!”】
【“五千五百两第一次!”洛尘笑着抬手指向话的商人。】
【“五千五百两第二次。”】
【围观的商人毕竟只是城中商饶一部分,数额到达五千五百两以后,就没有人再开出更高的价格。】
【拍下纺织机的商人,兴高采烈地把银票给你,并和你签字画押,你保证永远不会再制造这种纺织机后,他立刻招呼伙计,将自己的宝贝机器装上马车运走。】
【此时在旁边监视洛尘的耿斌已经呆住了。】
【他像是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整个人瞬间僵在了原地。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圆溜溜地直视着前方。】
【耿斌作为卫西将军府的大少爷,本身就很富裕,不缺金银珠宝。】
【但即便是他,对一个木头架子就能卖出五千五百两的事情,还是无法置信。】
【那可是五千五百两啊,就算拦路抢劫,也要抢好久,你把几个木头组装一下,就变成五千五百两的白银了?你那个木头架子都没有五千五百两。】
【你这木头是金子做的啊?】
看耿斌这反应,洛尘觉得他还是太年轻,没见过世面。
我卖个原型机,你就这么激动。
我要是再卖个知识产权,你还不得抽过去。
【目送商人带着纺织机离开,你看向剩余的商人,把自己那个歪歪扭扭的图纸举了起来。】
【“我明早上将会拍卖这些图纸,有想要拿下朋友,请带好银票,过时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