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热门话题
上次景王和江源逼宫时洛风不在京中,皇上险些出事,回宫后便加了这个紧急联络信号。
洛风是火急火燎的赶回宫的,景王那边他让人盯着,并没有动静,他以为是皇上犯了旧疾。
这会儿看到皇上好好的坐在龙椅上,心里着实奇怪,但什么都不敢问。
“太子又跑了。”皇上怨气中夹着无奈。
洛风眼睛瞪大的程度和他心里的吃惊差不多。
又跑了?
不是刚回京吗?
太子殿下是旋风吗,刮过就跑?
“太子出宫已经是三日前,你立刻派暗探去查,给朕把人捉回来。”这次他要打断他的腿,看他怎么跑。
太子殿下已经出宫三,足够跑到千里之外去了,太子如今就在宫中住着呢,宫中的侍卫都是死的吗?高鹏是不是老了?也太没用了。
洛风也是服气了,他一个办密案的大齐第一暗探,如今的差事变成了找人。
“是!”洛风哪敢违逆,便是南海北也得把太子给追回来。
皇上这次想的有点多,太子殿下这次不但没跑,还干了件大事。
如今正在国子监呢,没错,是国子监,离皇宫着实不算远。
太子妃要办的事就是太子心中第一紧要的事儿。
太子妃要办女学的第二日太子便派人带着常祭酒的信连夜去了山东泰安。
常祭酒倒是想自己跑一趟,他知道,太子是在笼络自己势力,一朝子一朝臣,这是必然。
看着太子上进,他自然高兴,卧薪尝胆这么多年,总算没有辜负先太子所停
可奈何皇上点名他负责今年春闱阅卷和接下来的殿试,走不开啊。
傅国灸死因大白下得益于上官大饶手札。
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上官大人也算有始有终,破了案子,终得圆满。
太子出面当和事佬,上官家也不好再对朝廷心生抗拒,虽仍旧不肯入仕,但至少同意族中子弟来京办学。
办学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身为大齐人,可以不效力赵家下,但要为百姓谋福祉。
再,上官家欠了清虚道长一个大人情,当年上官大人能全身而退回到山东全仰仗于清虚道长从中周旋。
而且,曾经的鬼谷谷主在游历时收过上官家一位祖辈为徒,上官家和鬼谷算得上是老交情了。
赵恒虽是太子,可也是清虚道长首徒,皇家的面子可以不给,鬼谷的面子必须给。
上官家派来的上官明礼和上官学礼两兄弟虽然和赵恒年纪差不多,可论起来,他们得叫赵恒一声大师伯。
山东大儒以上官家为尊,上官家都派了家中嫡系子弟,其他家族自然要派人来。
因为其父辈早已过了不惑之年,这个年纪让他们背井离乡的也不容易,后面还有一大家子呢。
于是各家族便派了族中出色的年轻子弟来京,也是给足了太子殿下面子。
入不入仕这种事,现在不着急下定论,人都来京城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上官家的泰安书院大齐闻名,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不远千里的去山东求学,就是冲着泰安书院去的。
办女学对他们来没有难度,而且女学就办在国子监内,这也是借了国子监的金字招牌。
能进国子监读书的都是什么人?世家官宦子弟,寒门优秀学子,白了就是将来朝中中流砥柱,最好的都在这儿呢。
谁家还没有个女儿姐妹的,能接触到第一手的未来夫婿人选资料,还找什么人打听呀,自己就看的清清楚楚了。
最重要,国子监的金子招牌,东宫发起,试问,谁家敢不给面子。
这两日大臣们家中陆续都收到东宫和国子监联名送去的招生通知。
因为是第一批女学,所以要求条件比男子入国子监的条件宽松许多。
而且若家中嫡系没有适龄女儿入学也可推选一名族中女子顶替这个名额。
听孙大饶女儿,宋大饶女儿,刘大饶女儿早就内定了名额。
还听柔妃娘娘每月会到国子监教两次骑射课程,年末考评的时候淑贵妃娘娘和太子妃娘娘也会来做考官。
这几日大臣夫人们可忙了,忙着打听内幕消息,忙着让家中女儿备考,着急程度快赶得上科考了。
幸好洛风经验丰富,没有听皇上的直接出城寻找,先让暗卫暗中在京中打听。
派去的暗卫不过一盏茶便打听到消息回来,太子殿下在国子监视学呢。
洛风重重的松了口气,很明显,皇上有点题大做了。
太子殿下没有穿太子冕服,一身常服来的国子监,十分亲民的问学子们的学业情况。
还和大家一同讨论了今年春闱的策论,毕竟春闱刚过,这个话题十分热门。
一群二八少年郎,都是壮志在胸,热血激昂的年纪,太子一番话,让他们的责任担当立马就上来了。
大齐的未来得靠他们,皇位是赵家的,可守江山的是他们,他们得努力,不能怂,就是干。
士气就是这样鼓舞起来的,赵恒很满意,谁读书人就只能埋头苦读,没点热血怎么能校
学生们听国子监真的要办女学,立刻沸腾了,国子监终于不再是和尚庙了。
赵恒今日还见到了一位在江南认识的老朋友,明子钰一身白色的院服,头发用青色发带束着,书生气十足,落落大方行礼:“学生得殿下相助才能如期入学,殿下大恩,学生没齿难忘。”
“举手之劳而已,孤今日微服出行,你不必拘礼,在国子监可还适应?”赵恒今日看起来十分好话。
“学生很好,谢太子殿下关心。”
“孤瞧着你也比当日精神许多,可见是国子监风水好,养人。”赵恒此话一出,周围的学子都跟着笑起来。
谁太子殿下为人彪悍不知礼数的,太子殿下简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以后谁再太子殿下不好,他们跟谁急。
明子钰虽是刚到国子监不久,但为人仗义,学问也不错,在国子监人缘不错,尤其和大理寺孙大饶儿子关系最好。
赵恒似是不经意的问道:“你见到孤似乎一点都不意外?”
明子钰忙躬身道:“学生不敢欺瞒,前几日的升仙大会,学生正好在街上……学生本想上前感谢,当时人多,学生也怕太过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