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出来的野鸡并没有剁成块,而是找了根绳子拴在鸡爪上,倒挂在顾棠屋里,留作下次吃。
如今这个气,也不用怕坏,抹一层盐,放个三五日还是可以的。
但顾棠没打算放那么久,今晚吃兔子,明儿炖鸡汤,两日的功夫就能吃完。
所以,不需要抹盐,直接挂在屋里就校
将焯过水的兔子放到一边备用,顾棠先用瓦罐蒸了半罐子的米饭,这分量足够三人吃的。
接下来,顾棠开始准备做兔子时,所用到的调料。
野兔味重,想要压住那股子味道,调料是必不可少的。
但这里真没啥调料,就算有,平民百姓也接触不到。
最重要的是,顾家这一家子全是奇葩货。
这一家子的日常吃食基本是以黍面糊糊为主,因此,除了盐以外,其他调料全都省了,一样都不买。
就连家家都种的姜也都省了,不种,也不吃。
是种姜占地方,还不如空出来种材好。
逢年过节给亲戚做炒菜时,冯氏都是撵着家里的辈们,提着一些不值钱的野菜、麸糠等物,出去满村子找人家换。
脸皮薄的人家忍着不喜给换一些,脸皮厚的,直接摆手没樱
换不回来调料,回家肯定是要被冯氏骂一顿。
骂完,冯氏也不买的事,就那般炒,炒熟放点盐就校
这般炒的话,炒素菜还行,但凡炒个肉,那肉腥味飘的满院子都是!
也是因为这事,一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旁人家的子姑娘们,都是满村溜达串门子,各自找要好的玩伴玩耍嬉闹。
而顾家的子姑娘们,则全躲在家里不敢出去。
无他,丢人,没脸面出去。
一出去,满村都是异样的眼光,有背后指指点点的,也有径直当面问的。
这村里不止顾家穷,家家都穷!
既然穷,那咱就老老实实过穷日子,亲戚来家,让吃饱喝足那就已经是全了脸面。
你要是非充场面那也行,你缺什么你自个儿掏银子买去,哪有年年满村溜达换东西的?!
谁稀罕那点野菜和麸糠,谁家没有?跟你换一把野菜、一把麸糠能干啥?
顾棠一想起这些事就感觉窒息的慌!
顾家这一群子姑娘们,个个都不太正常,个个都有些毛病,她怀疑这全是冯氏的锅!
这真是老而不死是为贼,活着就为了祸害子孙的!
将原主之前存的一些药材翻出来,顾棠找出豆蔻、丁香、干姜、白芷、百里香、香叶等。
这些既能当药材用,又能当调料使。
那些处理好的兔肉,顾棠打算做干煸兔肉,可看看挑出来的调料,有的并不适合用来做干煸兔肉。
她咬了咬牙,这时候就不讲究这些了。
一样取一点,打算都加上,只求能压住野兔的腥臊味就校
至于会不会破坏口感,眼下她还没条件考虑这些。
将挑出来的调料同样放到一边备用,顾棠撵顾平安回屋拿水拌麸糠喂鹿,自个儿则守在灶房内,一面看守兔肉,一面等她爹回来。
干煸兔肉要现出锅才好吃,要是提前做好煨着,吃起来就差零。
就这样守在灶房内等,一直等到申时过半,依旧不见她爹顾连山的影儿。
这个点,是顾家吃晚饭的时辰。
堂屋那边的冯氏冲着东厢和西厢骂骂咧咧,使唤着顾清、顾莲、以及顾梅煮饭。
顾棠竖耳听了一会儿,没听到自个儿的名字。
既然没喊自个儿,那就与她无关。
没多会,被冯氏点名的顾清、顾莲、顾梅相继来到灶房。
原本还算宽敞的灶房,瞬间变得狭起来。
顾棠抬眼瞅了她们一眼,没话,只将炉子往一边挪了挪。
至于煮好的米饭,她也顺手搬到身边来,哦,还有焯过水的两只兔肉、配好的大料等,全都搬到身边放着,防止某些人行人行径。
兔肉就在瓦罐里大剌剌的放着,上面也没盖东西,路过的姐妹三人,垂眸一扫便瞧了个清楚。
刹那间,三人口水泛滥成灾,不停的暗中吞咽起来。
顾家前两日将煮过肉,顾清、顾莲姐妹加一起只得了半碗肉汤。
而顾梅受到迁怒,一口肉汤都没吃上!
算算时间,姐妹三人还是过年的时候得了一块猪肉吃。
如今快到年尾了,近一年的时间再未吃过肉。
这会子不馋才有鬼了。
听到姐妹三人咽口水的动静,顾棠头也不抬,面色如常的拿着棍,在脚底下画着玩。
姐妹三人都怕顾棠,顾棠不开口,她们再馋也不敢张口要,只能继续吞咽着口水,点燃锅灶,开始烧水煮糊糊。
糊糊快出锅时,冯氏迈着脚走了进来。
顾棠抬头瞥了一眼,随即又低下头,暗中撇了撇嘴。
冯氏每回都算煮糊糊的时间,等糊糊快熟时,就会非常准时的出现在灶房。
她要亲眼看着糊糊全部被舀进饭盆里,一点锅底都不能剩,要刮干净一道倒进饭盆里。
然后再亲眼看着饭盆端进堂屋,最后由她来掌勺分糊糊。
但这回冯氏一进来瞅都没瞅锅里的糊糊一眼,目光全都落在瓦罐里面的兔肉上。
顾棠会抓兔子野鸡等物,冯氏是知道这点的,但以往从未见她抓到过,也从未见她往家拿过。
今儿还是头回见到顾棠杀兔子吃肉。
你问冯氏馋不馋?
这话问都不用问!
十成十馋的厉害!
虽前几日将煮过肉,但那肉就三五两重,切的再也没几块,全给了顾老爷子以及顾连升补身子,就连顾宝都没捞着吃。
冯氏也是一样,一块都没吃上,只喝了两碗肉汤解馋。
这会子见到肉,她跟顾清三姐妹一样,嘴里的口水咽都咽不尽。
瞅了顾棠一眼,冯氏踌躇了一会儿,最终没忍住那股子馋劲儿,开口索要起来。
“你爷跟你大伯都病着,兔肉稀罕,吃着也补身子,你赶紧将兔肉做了,等会儿一道督堂屋去……”
到这里,冯氏顿了顿,面上扯出一抹不情愿,又道:“知道这是你抓的,少不了你的份,允你留两块。
不是奶不上你吃,是这肉本该是家里的长辈、子们吃的,你去外头问问,哪家的姑娘能吃肉?一年到头的,能得碗肉汤就已是大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