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二啊,上午厂里贴了告示。
要提我做副科长。
这事儿,也是你昨晚跟张书记谈好的?”
到了中午,敷衍走了带着姑娘们来相亲的大军,父亲和妹也下班放学回到了家。
就在妹跟母亲还在新鲜家里添置了几个新家电的时候。
父亲把徐谨言拉到了一边,问了一句。
“没啊?
没提过这事儿啊。。。”
徐谨言听到父亲的话,也跟着吃了一惊。
不过马上,脑子一转,就知道了为什么。
估摸着,这是张书记的投桃报李吧?
起来,父亲在厂里做会计也差不多三十年了,一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做个透明。
如今却一声不吭的就被提了干,虽然有些突然,但其实算算资历,父亲也是够格的。
只不过,之前一直差个机会。
而如今,自己不经意间,挑动了这个机遇罢了。
“那咋就突然给我提了干了?”
父亲摸出一支红牡丹,给自己点了起来。
按照以前,最多也就是抽个大生产就到头了,如今儿子有了出息,红牡丹也买了好几条在家里,让做父亲的他,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不过此时却不是高心时候,抽了一口烟后,还抓了抓脑袋,似乎有些想不通。
“提干不是好事儿嘛。
您干了一辈子了,也还是党员,如今也不过是个副科。
提了就提了呗。
厂里信任您,给您了这个发光发热的机会。
您好好干不就完了。”
徐谨言却没想到,原本就是捐一万块钱,用着给学修补的理由,让家里也跟着翻新一下。
顺便堵住厂里饶嘴。
哪里想到还有这番好处。
不过看着还没想明白的父亲,他自然不会透,只是温言劝慰了起来。
“行吧,先吃饭吧。”
父亲一脸疑惑的看着徐谨言,此时也没想到那么多。
便也不再多什么,手里夹着烟,就进了屋。
“哥,这个电视里真的会有人吗?”
“哥,妈这个冰箱能冻冰棍吃,是真的吗?”
“哥,这个洗衣机会自己洗衣服,是怎么洗的啊?”
很快,对任何事都有着旺盛好奇心的妹,开始拉着徐谨言再度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
“别那么多话了,赶紧去盛面条。
都几点了,再不吃饭,一会儿下午上课要迟到了。”
就在徐谨言还没来得及耐心回答妹的问题的时候,母亲却直接拦住了妹。
“老婆子,跟你个事儿。。。。。。”
就在一家人围在桌板前吃面条的时候。
父亲将提干的事情,也跟母亲了一遍。
“哟!
这个是个大事儿啊?!
你以后就是干部了?那一个月能开多少工资啊?”
母亲抱着碗,听到父亲要当干部了,第一个想法就是,以后的工资是不是就多了。
“我打听了,一个月能开87块半。
比原来多了一倍呢。”
父亲搅着碗里的面条,出了一个数字。
“87块半?!
这么多?
那以后家里可是要富裕起来了。”
母亲一听到工资翻了一倍,顿时脸上就笑开了花。
“但我咋就觉得这个事儿,透着邪乎呢?”
父亲依旧用筷子搅着碗里的面条,一口都没吃。
似乎还没有想明白。
“想那么多干嘛,工资多了你还有啥不满意的?
你42块半领了半辈子了,到如今当了干部,那不是好事儿嘛?”
相比较起父亲,母亲却更简单,觉得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过好了,就是王道。
“哎。。。
跟你不住。。。”
父亲叹了口气,又瞄了一眼吃的正香的徐谨言。
总觉得这个事儿跟自家老二有关,却又想不明白。
很快,一家人就吃完了午饭,当父亲和妹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院子还没来得及冷清下来,又是一波带着人来给徐谨言介绍对象的人,将院子堵的水泄不通。
眼瞅着不对劲的徐谨言,找了个空隙,推着自行车就出了门。
留下母亲一个人来对付那些人。
骑着自行车没多久就到了大街上,突然看到了一个绿色招牌的电话局。
想起妹,徐谨言支好了自行车,进了邮局。
翻了翻口袋里的通讯录,直接打给霖球另外一边的领事馆。
“你想让你妹来米国读书?”
电话里,听完徐谨言的话,赵秘书才明白了这番电话的意思。
“对,这边的条件比较差,我不是在米国嘛,想着带着我妹过去。
那边条件好,上大学的概率也比国内大。
回头毕业了,回国也好找工作什么的。”
电话里,徐谨言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想法了出来。
“可以倒是可以,就是得花钱。
而且,都是自费,国家可没有一分钱的补助。
害,我给忘了,你有钱来着。。。
那行吧,我给国内的同事,回头你去办签证的时候,帮你打个招呼。
你妹是豫省人,那边出国指标不多,不过用的人很少,还是比较好办的。
你先这样。。。再这样。。。”
很快,电话里赵秘书将需要出国的流程,跟徐谨言讲的明明白白。
挂掉羚话,徐谨言才明白,原来出国还有指标,每个地方都有出国的人员数额限制。
并不是你想出去就出去的,不但要上报申请,还要有地方接纳。
不过好在,在寻常人看来复杂到了极点的事情,因为有了赵秘书的提醒,却变得简单了起来。
“艾丽莎,是我,徐。
是这样的,我的妹妹,想跟我回米国,但需要一个学校接纳她。
你能帮忙在三藩市帮我联系一所高中吗?”
挂掉了赵秘书的电话后,徐谨言马上接通了艾丽莎的电话。
“你的妹妹?亲妹妹吗?
没问题,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帮你打个电话就能解决了。”
瞧,对于一般人来,想找一个可以接纳的学校,基本上就等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对于有的人来,却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好的,我给你留个地址和电话,过几我回京城后,就可以联系到我了。”
看最大的阻碍也已经不成问题,徐谨言留下了一个地址。
等待学校邮寄邀请就行了。
虽然不是大学,只是高中,但对于去美利坚大使馆办理签证,却是最佳的利器。
剩下的,就是国内的手续了,但。。。依旧难不倒徐谨言。
“老爷子,是我啊,徐谨言。
是这样的,我有个妹妹。。。。。。
好嘞,那我就等您消息了。
对,过几吧,过几我就回去了。
那本书?
哦,您高山下的花环啊?
行,那等我回去后再。”
这不,找了王老爷子,这边的手续,也基本上就没有了任何难度。
去了就能办。
看到妹跟自己出国的手续基本上沟通完了之后,徐谨言这才松了口气。
现在也就剩下最后一件事,什么时候回京了。
“这么快?
意思是随时都能走了?”
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
徐谨言将妹出国手续都已经沟通好的事情,跟家人了一下。
还没等父亲开口,母亲则是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在徐谨言和妹身上扫来扫去。
相比较起徐谨言的淡定,妹徐谨玉反倒是更加的兴奋。
“也不是随时,肯定还是要去京城办理一下手续的。
比如护照、签证什么的。
这些办下来,就可以出国了。”
徐谨言摇摇头,解释了几句。
“玉,你咋想的。
要是走了,可是好几年回不来了。”
母亲看着跃跃欲试的妹,突然意识到,原来徐谨言并不是在夸口。
而是真的打算带妹走了,顿时有些不舍。
“妈,哪儿有您的那么夸张,还几年都回不来。
只要妹愿意,学校放假了随时不都可以坐飞机回来看您俩嘛。
就像我一样,现在不就在这儿坐着吗?
再了,要是想我俩了,打个电话不就行了。”
徐谨言夹了一口咸菜,就了一口粥。
“你。。。想好了?
真的要走?”
父亲此时放下了碗,正色看向了妹。
“嗯,想好了,我要跟二哥一起,出国读书!”
妹哪里还有心思喝粥,看到父亲问自己。
坚定的点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