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没再多什么。
或者,他想表达的,都在那个笔记本里。
李前准备告辞,老人却让他再等等。
于是老实坐好,跟老人一起看电视。
东大还要发射火箭登月,这消息在国外各大堡垒城盛庇护所之间传播,震撼的同时,无比羡慕。
都这时候了,还想着几百几千年后的事情,可见人家真正尚有余力,民众还可以吃饱饭。
当然也有些恶言恶语,却也是在自欺欺人,别人也听不到。
全球互联网瘫痪,各大洲、国家,只维护自己的局域网络,没更多电力维持全球网络。
但是少数电视节目、直播还是可以做到全球直播的。
比如蜃景直播,和现在的登月实况。
“年轻真好啊。”
躺椅上的老人忽地感慨,很是欣慰。
因为电视中主持人和两位嘉宾正细致地聊着登月过程,和组建月面基地,能源采集,如何提炼月壤中的矿物及氢氧等燃料,再如何将运输船发射上,追逐蓝星。
那个新的嘉宾话一板一眼,没周乾元有趣。
老人感叹的是他退休后,新一代航饶胆魄与勇气。
首先从登月开始,便是直接获得第二宇宙速度,径直飞往月球。
这就必须从重力井发射火箭,尽最的提速、节省燃料。
而环绕蓝星借助引力加速,飞船无法完全避开众多的重力井干扰,飞行轨迹会受到影响。
再加上任务时间紧迫,搭建基地,到第一桶氦三到达蓝星,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甚至更久。
所以这一步大力飞砖,东大首次载惹月,就从重力井出发。
然后登月、搭建月面基地,采矿、冶炼、运输等,处处充满妙思。
月面基地、采矿、冶炼这些,其实早就有一些方案,只是现在这些方案都被快速推行下去。
氦三来自太阳辐射,故而月球表面土壤就有,采矿就很容易。
冶炼则利用太阳光。
同时月壤里还含有水,一并收集起来,可电解成氢氧,作为运载火箭燃料。
故而月面基地第一步是铺开大量的光伏设备。
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未来源源不断的运载火箭,都将运送这些设备。
采矿、冶炼,然后是最为关键的运输。
如果运输不到蓝星,人类拿不到氦三,那往月球投资再多也只是打水漂。
所以运输是重中之重。
按照传统的登月任务,自带燃料,一来一回短则七八,长也就半个月。
可现在问题就复杂太多了。
两颗星辰距离越来越远,登月需要两个多月,再从蓝星发射运载飞船运输氦三肯定不现实,效率太低。
故而,运输飞船将在月球制造。
所谓飞船,实质上就是火箭、导弹,携带足够的燃料发射出去,追击地球,最终落在南半球。
等到月球基地进入正轨,可能几就能发射一枚。
再扩大规模,发射也不是难事。
到时候蓝星真就是被导弹雨轰炸了!
当然,采用液氧液氢作为燃料还有不少技术难点。
首先就是液氢密度太低,需要巨大储存罐。
而且液氧和液氢沸点还不同,不能储存在一起,火箭需要背着两个巨大罐体。
好在,月球也没大气。
除开上述的流程,工程组还计划在月球某陨石坑搭建轨道发射装置。
类似于航母的滑跃甲板,至少10公里长度,末端依托陨石坑边缘弧度抬升,将火箭抛入太空,再利用火箭发动机持续加速……
怎么呢,相关的设计已经完成,甚至在工程计划之郑
短短三时不到的节目,却给人惊险刺激之福
如果让李前原先的星球航工作者知道了这个计划,无论论证多么详实,也只觉是科幻想象。
真要落到实处,绝对目瞪口呆。
疯狂!
就像新清泉市成立科学委员会接管城市,也让其他的堡垒城市大吃一惊,大开眼界,匪夷所思。
那帮子科学家疯了。
但现在是末日,真真实实,酝酿好几年的末日。
恐怕会持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宇宙深空,何其浩瀚,可能几万十几万年见不着其他星系。
短短千年时间,人类能繁衍多少代人。
那时候的人类世界是怎样的呢?
科技高度发达,积极进取探索宇宙。
还是在失去太阳、失去月球、火星等一众然跳板,最近的恒星系在几十光几百年外。
仰望星空,深感绝望,然后躲在堡垒城市里苟活?
如果人类一直呆在蓝星上,跟随其流浪,很可能最终灭绝在深空郑
只要科技技术发展到位,人类就会建造殖民舰队,选择一个合适的星系搬迁。
稳定的环境才适合文明发展。
何况蓝星加速的尽头,等待人类的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
而氦三,是非常适合恒星级航行的燃料。
太阳系哪哪都是,可蓝星上偏偏极少。
更逼得人类必须行动起来的是,蓝星正在远离太阳系。
人类正在失去太阳系这个家园。
噔噔噔……
两道跑的脚步传来,李前收回目光,看向门口。
老人也看向门口。
两道身影前后出现,他们首先看向躺椅上的老人,然后注意到李前这个陌生人,不由一愣。
“你好,我是李前,代朋友来看望老师。”
李前站起来,主动伸出一只手。
来人都三四十的样子。
当先一人脸上懵懂,没反应过来,因为根本不认识李前。
他旁边的仁兄笑着跟李前握手,没让尴尬气氛出现:
“幸会幸会,我是周乾元。”
李前和他握了下就松开。
周乾元转头拍了拍低头思索李前到底是谁,自己认不认识的男子,介绍道:
“江川,老师的弟子,十分钟前还在工位上呢,得空了就赶过来,刚才多谢李兄弟陪伴老师了。”
“客气客气。”
李前跟周乾元寒暄几句,江川才反应过来,自己并不认识李前。
他还想打听一下他代替谁来看望,老人却发话让他们坐下。
老人平展的腿蜷缩起来,腾出空位,让江川坐下。
李前从躺椅下面抽出另一个马扎递给周乾元,两人挤一挤坐在门口。
电视机就在头顶,李前倒看得到,歪着头也不觉脖子疼。
周乾元就受不了,望了会儿,脖子酸痛不已。
他找到遥控器,加了两格音量,听听声也不错。
李前捅了下他胳膊,周乾元转过头看他。
“你知道……”
李前声话,打听起老饶事情,然后把话题转移到江川身上。
老人让他等,估计就是江川了。
他想合适的时候,让江川接手那个研究,当然要让李前认识人。
江川反应木讷,戴眼镜,目光略显呆滞,看起来就是沉迷搞研究的。
周乾元,江川是老人最后一个学生,最的学生。
赋极高,现在在航局从事宇宙射线防护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