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年秋,途迪以太子位监国。
第二年,途迪主持了东西伯利亚的战事。
在大炮的狂轰滥炸之下,吉林将军与黑龙江将军兵分两路,将东西伯利亚彻底拿下。
打下土地容易,但是彻底占领很难。
清俄两国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展开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战争。
一方面的参展主体是以蒙古王公为首的,拥有着弓箭,火枪,以及部分火炮为数数以十万计遍地开花的蒙古旗盟军。
他们依托部落制度,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名的游击军队势力。
一方面游牧,裹挟着部分羊群,用作军粮补给,另一方面屠杀着高原中亲俄的部落,占领矿山。
另一方面,更多的蒙古骑兵带着干粮和火,冲进了西西伯利亚平原。
他们不为占领,只为了破坏和毁灭。
在西西伯利亚粮食丰收之前,等待他们的,就是无尽的火从东方蔓延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铁血和杀戮。
叶卡捷琳娜二世无比想要改变这种情况。
她命令他的情人,在新疆煽动起了又一次叛乱。
自从准噶尔之乱和回部之乱后,大清的西北边疆已经平静十多年了。
原本,途迪是想要命令蒙古盟旗出兵平叛。可是被乾隆阻止了。
后来,途迪抽调了中原各省的绿营,共十万大军,迁西北各省旗民百万人挺进新疆。前后花了四千万两白银持续七年之久并给予了终身免农税的政策。
目的就是为了彻底占领消化新疆,让民族问题不在成为痛点。
这个时候,回部在大清和准噶尔百余年的战争中彻底被大清打服了。
虽然会有摩擦和流血冲突,但是在铁血和粮食的作用下,还是有序的慢慢磨合下来。
西北战事,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下来。但是接下来无数年的民族融合,让这块土地彻底打上了中华的烙印。
并且,因为进二十年,途迪大量的迁民实边,开扩了五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实占领土加上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实扩领土。
如今的大清,拥有了一千八百万平方公里的实占领土和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中西伯利亚高原。
途迪知道,大清目前的实控土地,已然达到了极限。
因为土地的增加和人口大规模迁出。自然而然的,导致了大清各省人口空虚。
特别是中原诸省,人口大量外流。
途迪见状,在全国实行可顾及生育的政策。
凡有丁口出生,该户可减免农税。凡有丁口成年,该父母可在衙门领取补贴银钱十两。
在政策的激励扶持之下,新生儿出生成长的环境大幅度改善。溺婴杀婴的情况非大灾时,基本没有出现。
这十年,乾隆有意的锻炼途迪执政处理政务的能力,而他则是沉迷于和和珅以及纪晓岚的互动之郑
每日里游山玩水走街串巷。
后宫之中,这十年增加了二十多名答应常在。
这是乾隆十年风流的收获。
国家大治,府库丰盈,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乾隆越看途迪,心中越加满意。
他恋栈权位,不是因为他放不下权利。
而且怕话语权的缺失,让他从最重要的那个变成不被重视。
而自己的这个儿子,从来没有表露出其他的想法。
兢兢业业的当着太子,料理国事。孝敬父母。
更主要的是,自己的人,自己的儿子没有轻动。
除非是贪张枉法,草菅人命非动不可,剩下更多的时候,都是放手乾隆施恩。
十年的时间,朝堂之上自然换了一批人。
文官还好,大多是科举正途出身。
而军官方面,第一位皇家军事学院出身的官员,站到了朝堂之上,成为了顶级存在。
福康安,成为了军机大臣。
而阿桂,被途迪调往西北平叛之后,留在了西北,用来经略新疆。并且负责安抚拉拢中亚各国。
俄罗斯亡大清心思不死。自然要派重臣。
唯一一个不幸的消息,是四十五年,太后过世了。
永琪对于甄嬛,心中是有着感激的。
如果不是他这个皇祖母护持,他成长不起来。更别提如今成为太子了。
太后去世,影响持续了三年之久。
乾隆四十三年,西藏驸马福尔泰回京奔丧。
他的父亲傅恒,因病去世了。
尔泰回来之后,他的父亲已经下葬,他要为父亲守孝三年。
但是途迪等不了他三年,西藏也等不了。
乾隆四十五年,活佛出藏,佛陀归印。
十万藏人在福尔泰的带领下意图为他们的佛陀建立一个地上佛国。
这个时候,印度北部城邦林立。印度的王公们早就臣服在殖民者的长枪大炮之下,底层的百姓苦不堪言。
从乾隆三十年开始,福尔泰就命人在印度城邦宣扬活佛。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印度嵌入了一颗钉子。
乾隆四十五年开始,陆陆续续,西藏那边打下拉拢了七八个印度城邦。
活佛在名义上成为当地国王之后,回到了西藏,并把地方交给了尔泰进行管理。
而尔泰依托西藏,在当地众横捭阖。虽然扩展困难,但是自保相对无忧。
同时,乾隆私下里召见了国家宗室。
乾隆和途迪的兄弟,有四个人有意,在交了白银百万两之后,他们在福尔康的亲信带领之下,去往了岭南三省。
在当地领取了粮食,火枪火炮,并且依托自己的亲信,在当地的野人中招兵。
其中途迪的哥哥,过继出去的四爷更是心中发狠,倾家荡产去往了岭南三省。
在当地官员的支持一下,占据了好大一块土地。
英军自然不会任由清军胡来,双方在印度的土地上爆发了多次万人级别的战争。
在他们歼灭了两只大清的皇室殖民军,丢掉了几个行省之后。双方不得不暂时罢兵。
因为,英军实在是有些消耗不起了。
不过,接下来印度并没有平静。只不过,是从英军清军的战争,变成了英属殖民地的附属军队和大清皇室殖民附属军队之间的战争。
对于途迪而言,印度的战况如何,他已经不关注了。
哪里,并不是他为大清划定的直接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