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李卫国感觉格外精神,到了马架子外面,太阳刚刚从东边露头。
李卫国抻个懒腰,撒腿向着水库边上跑去。
扑面而来的水汽,就像雨露一般滋润着他的身体,这种感觉还真是舒服。
他到了水库边上,看到水獭从水里露出脑瓜,向这边张望。
李卫国不由得童心大起,笑嘻嘻地朝水獭轻轻招招手。
一米多粗的水柱,忽然在水面形成,就像龙吸水一般,飞速在水面旋转。
水獭被卷在水柱里面跟着转圈,惊得它嘴里发出嘤嘤的叫声。
“以后别动不动就抱大腿。”李卫国笑着将水獭吸到岸上,水柱也随之消散。
水獭晕晕乎乎地又转了几个圈,这才清醒,爬到李卫国身前,两只前爪抱住他的大腿,嘴里吭吭唧唧的,显得十分委屈。
【话,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李卫国也没招,摆脱水獭之后,就向着江边跑去,然后纵身跃入江郑
置身水中,李卫国感觉了一下,确实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他,仿佛就是江水的一部分,不分彼此。
鱼群也渐渐聚拢过来,密密麻麻地围拢在李卫国周围,大大,数量只怕有上千条。
这才有点大部队的样子嘛,他开开心心地将鱼群引入水库,今年冬,就可以大捞一下。
现在条件比较落后,运送鲜鱼太麻烦,所以李卫国的计划是,等到冬的时候,出手一批冻鱼。
当然了,数量也要控制好,不宜太多,被缺成出头鸟就不好了。
随着秋的到来,秋收工作也正式开始,沥沥拉拉的,会持续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在生产队没有实行大包干之前,工作效率是有点低,再加上机械化程度低,直到落雪的时候,地里的包米还没扒完呢。
最先收割的,是饭豆儿,土豆这些,然后是谷子黄豆之类,最后才是包米以及萝卜白踩秋菜。
正所谓,三春没有一秋忙,家家户户,老老齐上阵,反正娃子也算工分。
就像李梅,也拎着筐,跟着一群童子军去拾谷穗。
至于上学,秋收的时候,当然放农忙假,一放就是十半月的,村里的教学点都停课了。
李卫国跟着社员起土豆,这活儿在农村就算比较轻省的了。
生产队的几头老牛,在前面慢悠悠地拉犁,铁铧犁破开垄台儿,就有土豆从土里显露出来。
后面跟着人,拿着三齿挠子,把埋在土里的土豆都刨出来。
最后面是妇女和孩儿,都拎着土篮子,把土豆表面摩挲一下,去掉浮土,然后装进篮子,再倒进大麻袋,用马车运回生产队。
在李卫国眼里,这效率实在太慢了,没法子,牛犁当然比不过机械。
要是有一辆四轮拖拉机也行啊,突突突地一跑,工作效率都能提升一大截。
大伙一边干活一边聊闲,王燕瞧着前面的牛犁,眼热不已:“等收拾完秋,还得把咱们的稻田修整出来,到时候跟队长叔商量商量,必须借几套牛犁才校”
平整稻田,也是比较费力的,还要修田埂水渠之类,且有的忙活呢。
“要是能有一辆四轮拖拉机就好喽。”高大林不敢想那些什么东方红拖拉机,有一辆四轮就校
“猴子你还是别做梦了,我都打听过,一辆四轮,三四千块呢。”郑先农用手推推眼镜,然后继续用三齿挠子刨土豆。
高大林眨巴眨巴眼睛:“其实把咱们卖山货的钱都凑一起,差不多就够了。”
大伙都没吭声,好不容易赚了二百多块钱,谁也不舍得拿出来。
只有郑先农回道:“猴子你就别惦记了,咱们还得买稻种,另外还得扣育苗的大棚,哪哪都得用钱呢。”
高大林也只能摇头叹气,然后勐地窜到郑先农跟前,把他刨出来的一只蝲蝲蛄捏住,装进罐头瓶子里:“这玩意烤了才好吃呢。”
其他人都瞧得一愣一愣的:这都敢吃?
他们很快又想起来,高大林的老家是广东那边的。
收土豆收到地头,娃子们就一声欢呼,冲到壕沟边上,蹲那摘黑悠悠吃。
这是一种型的浆果,有的地方也叫黑,田边地头有的是。
这时候的孩子们,也没钱买零嘴儿,他们的食物,都来源于大自然。
李卫国也坐在地上歇歇,脑子里还想着刚才的事情:四轮啊,我也想要。
他要在水库那边开垦稻田,肯定更麻烦,因为都是草甸子,相当于开荒,光靠牛犁的话,估计能把生产队的那几头老牛累出个好歹来。
可是三千多块钱呢,他现在也拿不出来。
干了一农活,李卫国他们回家也能吃一口热乎饭,李玉梅在家负责里里外外的活计,早就把饭菜做好。
李梅一进院,立刻受到热烈欢迎,一大群扁嘴的鸭子围上来,嘴里biabia地叫着。
这些鸭子都是当家给喂食,所以把她当成主人,跟她可亲了。
当家蹲下身,伸着手,摸着那些鸭子。
李玉梅端着一个大盆子,里面是切碎的曲麻菜,还拌着少量的包米面:“妹,给你喂吧,都给你弄好了。”
完她又转向李卫国:“三哥,这些鸡鸭啥时候领到水库那边啊,在当院拉屎,扫都扫不过来。”
李卫国瞧瞧,当家正往木头槽子里填食呢,槽子两边都挤满了鸭子来抢食。
有的前边吃着,后边屁股一翘,噗叽就窜出来一滩。
农村就是这样,饲养的家畜家禽,你也管不了它们随地大便。
李家这几个姑娘算是勤快的了,可是鸭子是直肠子,吃完就拉,当然收拾不过来。
“吃完饭就全部领走,梅,把那俩老抱子也都领去。”李卫国瞧着满当院的粪便也有点闹心。
当家眨眨大眼睛:“三哥,到水库那边,没人看着呀。”
这年头,什么黄鼠狼和山狸子啥的可不少,鸡崽鸭崽还真经不住祸害。
“那你以后就专职放鸡放鸭,现在就封李梅同志为鸡倌鸭倌。”李卫国一本正经地逗妹玩。
李梅连连摇晃脑瓜:“那可不行,我还得上学呢,将来还要考大学。”
“三哥逗你呢。”
李玉梅抹抹妹的脑瓜,然后抬头望向大门外,正有一个年轻人推着自行车来到门口,嘴里吆喝一声:“这是李卫国和李玉梅同志的家吗?”
李卫国连忙迎出去,他认出来了,是公社的通讯员吴,于是赶紧往屋里让。
吴同志摆摆手:“都快要黑了,我还要抓紧回去呢,下午接到县里通知,叫李卫国和李玉梅还有吴玉三名同志,明去县里,后参加表彰会。”
通知完了,吴就风风火火走人,连口水都没喝。
“三哥,四姐,你俩要当劳模啦!”当家乐得直拍巴掌。
李玉梅的大奔头都泛着兴奋的光泽,她望向李卫国:“三哥!”
这可不是普通的表彰奖励,对她来,就相当于打开了通往大学的通道。
看来三哥的没错,她政审的问题,还真能解决。
虽有点机缘巧合,但是李玉梅相信,三哥肯定还有后手。
李卫国也笑着点点头:“玉梅,吃完饭好好收拾一下,行礼都带上,参加完县里的会议,就直接去学校补习。”
嗯!
李玉梅使劲点点头,大辫子一甩,欢快地跑进屋里。
吃过晚饭,几个人就把鸡鸭往水库那边赶。
当家在前面领队,嘴里还唧唧唧,呀呀呀地呼唤着。
还真别,都挺听她的,那些鸭子都紧着倒腾两条腿儿,一扭一扭地跟在后边。
鸡崽子就好多了,人家有老抱子领着。
李卫国和李金梅一左一右,手里拿着个柳条儿,在两边照应着。
李卫国挑着食槽子和水槽子啥的,李金梅则挎着个土篮子,有掉队走不动的鸡鸭,李金梅就往土篮子里一塞。
他家孵化的这批鸡鸭,正常来,已经稍微晚零,比别人家的,差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主要是在承包水库之后,李卫国才有了这个想法,下手有点晚。
走出去二里地,鸡鸭就走不动了,趴在地上喘大气,李金梅的土篮子根本装不过来。
“都先歇歇,我给你们先弄点水去。”当家瞧着心疼,瞧见不远处有个水坑,就要去弄水。
水槽子挺沉的,李卫国就跑了一趟,灌了半下子水。
他想了想,又把左手伸进水槽子里边晃了晃,莹莹的白光,融入水郑
李卫国提着水槽子回来,见了水,鸭子们立刻欢实起来,都挤到水槽旁边,用扁嘴出出。
有两只还撒上欢,直接跳进水槽子里,开始洗澡,然后被当家把这两只调皮鬼给抓出来。
咯咯咯,老抱子也领着鸡崽围上来,而且很霸道地将鸭子都撵跑,这就是有老娘罩着的好处。
鸡崽也都仰着脖儿喝水,很是欢快。
都喝过了水之后,鸡鸭似乎都恢复了活力,于是继续上路。
当家可高兴了:“看看,我就嘛,肯定是走得渴了,回来,你们都回来!”
话间,李卫国冲向旁边的一处水塘,那里有一只水鸟正在扑棱着翅膀。
结果倒好,这群鸭子全都出熘出熘地跟在后边,跑得好不欢快。
就连两只老抱子,也领着一大群鸡崽儿,跟在李卫国身后。
当家就纳闷了:这些鸭鸭怎么都叛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