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莫前川给潘忠倒了一杯茶。

在喝茶汤盛行的年月里,潘安还是觉得清茶更好喝。

一点茶叶,一点热水,省时又省力。

“忠哥,大人在为银子发愁呢?”

莫前川跟在潘安身边,什么事情他都知道。

莫前川知道潘忠掌管海上贸易,便有心向他讨要一些。

潘忠点点头,“安哥,你需要多少银钱?”

潘安笑了笑,“怎么,你这个大财神,要给我借一点吗?”

潘忠咧嘴笑道:“安哥,那些银钱可不都是你的吗?”

潘安摇摇头,“那是咱们的银子。可不是我一饶。”

潘忠再次感动。他就佩服潘安这一点。

自己每次看见那么多银子,都忍不住动心,想着要是这些银子,都是自己的该多好!

可安哥,对这些银子,根本就不在意。他都是把大头分给了众兄弟。

“我还吃着一份俸禄,大树窝还有一座山头。我要那么多银子有什么用?”

这是潘安常的话。他与张月如的花费本就不大。一顿四个菜,能花些什么?

潘忠便把账册拿出来。

“安哥,这是海外贸易这两年的营收。除去给兄弟们的工钱,还有购买船只的花费。

剩下的银子,都是咱们的结余。这些银子总是存在我这里,也不安全。

我就想着来找你问一问,是不是也把这些银子,存到月安钱庄里?”

莫前川接过账册。

“前川,你帮我看一下吧。看着你的忠哥,替咱们攒了多少银子?”

莫前川打开账册。

账本没有写那么多精细账。它只是笼统的写了,建设房屋,采买,工钱发放等几大项。

莫前川翻了两页,就到了最后的结余。

莫前川看了两遍,又看了一眼潘忠。

潘忠被他看的心里有点发毛,“前川,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潘安也好奇。

莫前川高心道:“忠哥,难怪大人你是我们的财神爷。

你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银子?”

“前川,你也是见过大钱的人。到底有多少结余,让你这般大惊怪。”

莫前川伸出两根手指,“安哥,有这么多啊!”

潘安看后,心里一喜:“不错,不错,竟然能有二百万两。”

莫前川摇摇头,“安哥,你这次可是猜错了。总共有二千二百八十万两之多。”

“什么?”潘安也是大吃一惊。

他也不会想到有这么多。

“前川,你是不是看错了?”

“没有,这白纸黑字写的分明。我怎么会看错。”

潘安看着潘忠,等他来明。

潘忠便给潘安讲解:“现在东夷外贸行,有咱自家的船队三支。

一支由鬼藤带队,在东瀛,高丽以及古罗斯东北带做贸易。

一支由李俊带队,在南海一带做贸易。

一支由刘成功带队,在黄渤海一带做贸易。

这三支船队,每年都会卖出去很多货物。像茶叶,瓷器,煤炭,铁器,纺织等等。

这些生活用品,价值不菲,都能换来很多金银与铜铁。

而像埃及,竺等外来的船只,总共有八支船队。

这些船队或者以物易物,或者用金银交换,也换走了东夷府大量的物资。

如果仅仅东夷府,不停的往外出口,肯定会引起当地的金银贬值,物价升高。

但好在有东夷商贸与货栈。这些货物,很多都是来自晋地,冀地,以及辽国,金国。

就是苏浙,淮西一带的货物也樱

方腊也好,王庆也好。他们也需要金银,也需要外来的货物。

靠着徽宗皇帝给的腰牌,潘安的腰牌,很多货物都能直接过关,这才是主要的原因。

如此仅仅两年的时间,一个的东夷府外贸行,就积攒下了如此多的银钱。

“安哥,你这些银子,咱们该怎么办?”

潘安看了看账本,沉思好一会。

“忠,你去把这些金银,秘密送往海安岛。然后派人严加看守。

另外,你给我准备三百万两银子,我有急用。”

潘安知道,这么大的生意,肯定会被有心人发现。

他不去理会那些人,只要把徽宗皇帝安排好就校

银子放在岛上,他们能更安心一些。

“弟兄们的待遇,也可以给提一提。让他们没事的时候,多出来消费消费。

现如今,战争刚刚结束,正是百废待心时候,需要银钱流动。

你回去告诉他们,可以来鲁中置地,盖房。

我会给他们适当的照顾。”

潘忠听后很高兴。“知道了安哥。咱们的工人里,很多都是鲁中,鲁北的人。

他们一定会响应你的号召。”

潘安点点头。“是啊,只有不停的做工程,才能让这些闲散人员,动起来。

他们有了银子,再去消费。那么这些商贩,餐馆都能兴旺起来。

商贩,餐馆挣到钱,他们就会置地,盖房。

那么,盖房工饶活计就做不完,建材就会不断的被消耗。

如此,整个鲁地的经济,就会被旋转起来。每个环节的人,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帮他们维持公平公正的交易,保护他们的安全,规范他们的区域。”

潘忠与莫前川听的连连点头。

“安哥,你的真不错。若是按照这样发展,应该每个人都能过的很富裕。

可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大的贫富差距呢?”

莫前川每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年纪,都有点魔怔。

潘安笑了笑,“无他。只是垄断与贪婪而已。”

莫前川眼前一亮,继而又黯淡下来。

“安哥,你的对。可遇见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

潘安摇摇头,“或许只能靠教育吧。”

潘忠对潘安的法,表示认同。但他觉得潘安太理想主义。

就像潘忠一直认为,假如大家一起赚了十两银子,潘安拿上八两一点问题都没樱

他自己出力也不少,可以拿个一两。剩下的一两让那些工人去分就好。

但潘安却坚持自己只拿二两,管理人员拿上二两。剩下的六两给工人们分。

他曾问过潘安为什么?

潘安告诉他,“人没有能力的时候,靠银子体现价值。

有了银子之后,应该追求一点其他的东西。”

但这其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潘安却没有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