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鞭下去,萧嬷嬷脸都白了。
浑身像是被针扎过一样,钻心的疼。
可奇怪的是,那明明满是倒钩子刺的皮鞭甩在身上,却并未让她皮开肉绽。
但带来的疼痛,却又让她浑身抽搐。
几皮鞭下去,几人奄奄一息,哪里还有刚刚的嚣张跋扈的模样?
九希让人将她们扔在地上,慢条斯理的端着茶水,欣赏萧嬷嬷等饶狼狈。
“大胆刁奴!居然敢挑拨我和母亲的关系!本姑娘不过是外出寻医,就被你编排成这个样子,你可知罪?”
萧嬷嬷瘫在地上,眼神怨毒。
对上九希似笑非笑的眼神后,打了个冷战。
满是屈辱的答到:“奴婢知罪,还请大姐大人不计人过,原谅这个。”
另外几个丫鬟婆子赶紧磕头认错。
“大姐,奴婢知罪,还请大姐原谅奴婢。”
九希笑笑。
轻飘飘一句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意思是,我就是故意要屈打成招,你们又能奈我何?
得罪谁不好?偏偏得罪我。
到最后还不是你们有罪?
萧嬷嬷的牙齿都咬碎,心里暗暗发誓,等回到京城 ,她定要让夫人,狠狠收拾这个贱人。
咱们来日方长!
九希:呵呵,咱们来日方长。
九希这雷霆手段,彻底吓坏了萧嬷嬷带来的人。
以前在府上,也只有她们犯了大错,被抓住把柄,才会被管事的打板子。
可到了这乡里,他们还没来得及发挥自己的作用,就被大姐绑着打了一顿。
关键是,她们是被屈打成招的!
明明有错的不是她们,她们被打了,还要咬牙将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理的地方都没樱
虽然没有皮开肉绽,但见鬼的是,身上的痛感也不比皮开肉绽的轻松。
几个家丁与马夫幸载躲过一劫。
在听闻九希的手段后,也收起了心中的鄙夷与轻视。
显然,这个被放养在乡下的大姐可不是个善茬。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们还是少招惹九希为妙。
再了,九希身边的那四个孔武有力的丫鬟,一看也不是好惹的。
也不知道大人与夫人是否清楚,这位即将回京的大姐可不是什么任人欺负的菟丝花。
这下,京城有的热闹看了。
已经出发返回京城的孙傅肃默默的收起手中的兵书,颇有些诧异地问,手下:“你什么?她把从京城来的嬷嬷给打的半死?”
手下也有些汗颜。
要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也不敢相信,九希那么个娇滴滴的大姐,居将从京城来的人打得半死。
这个行为,放眼望去,就是在京城,也少有贵女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责罚下人。
搞不好就会落得个苛刻奴仆,心狠手辣的名声。
就是皇城那几位嚣张跋扈,极为受宠的公主,也鲜少敢这样直接动手。
大家都要脸面,即使有不共戴之仇,那也是私底下过阴眨
所以那位明家的大姐就真的不怕得罪远在京城的嫡母吗?
也难怪能惹来他们家主子的青睐。
原本计划着,早早出发,前往京城。
可九希先是戏耍了萧嬷嬷等人三。
后又借口,身子不舒服,又耽误了两。
不过这时候,萧嬷嬷等裙是不着急出发了。
她们巴不得九希不走。
这样她们就能多些时间安心养伤。
反正已经耽误了,再,到时候把锅就丢给九希,一点都不会影响她们。
可九希又怎么会如她们愿?
什么都没准备,临时起意决定出发前往京城。
这可苦了萧嬷嬷几人。
这几人老的老的,身上都带着伤,稍微移动便能感受撕心裂肺的折磨。
被打后,九希也没给她们请大夫。
萧嬷嬷怕自己交代在这儿,也顾不上其它,花重金请了个大夫为自己看病。
可大夫被九希克扣着不放。
美其名曰,什么要建立什么抗体?
她瞧着九希就是故意要整死她们!
明明可以走水路,不仅快,还安全。
可九希偏不。
什么自己晕船,算命先生20岁前要远离水,所以坚决不愿坐船。
九希这样难缠,萧嬷嬷等人能有什么办法?
打一顿骂一顿?
怕是她们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九希可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官家姐。
在没被打之前,他们还有信心拿捏住九希这个上不得台面的乡下丫头。
可现在呢?
萧嬷嬷悔的肠子都青了,当初她就不该自告奋勇揽下这个烫手山芋!
谁知道九希这样歹毒?!
就这样放弃安全,迅速的水路不走,一个多月的路程,愣是走了三个月!
等抵达京城时,萧嬷嬷头发全白,整个人都瘦成了皮包骨。
当然,也就肖嬷嬷一个人这样。
九希对外就,是萧嬷嬷染了病,一路上都是自己衣不解带的随身照顾。
好多次大夫都萧嬷嬷没救了,也是九希坚持,不能轻易放弃一条性命。
这一路来,都有九希求医问药,诚心救奴的事迹。
等到了京城,这事迹也就慢慢传开。
酒水铺子,饭馆茶楼,更是有人将九希这一事迹编成了故事到处流传。
“啪!”
书先生重重拍了两下醒木,清了清嗓子,继续到九希三顾茅庐,重金求医的细节。
“再那明九希,惠州最出名的大夫大家都听过吧?曾经成功将胶州县令的儿子从鬼门关拉回来!这样的人物都那嬷嬷已是药食无医,哎!。”
堂下的人听得认真。
见书先生停顿,便急不可耐地催促。
“然后呢?不是有名医断言,那嬷嬷活不过一个月?可我今日听,礼部尚书的嫡长女,明九希大姐已成功带着那嬷嬷回府!我那堂兄长的妹妹就在尚书府当差,她亲口告诉我兄长的,那嬷嬷还活得好好的!”
堂下其余人惊呼。
“难不成真是感动了上苍?所以阎王爷都不收那老奴的命?”
书先生捋了捋自己的山羊须,咳嗽两声,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这位听客的不错,那老嬷嬷都已命悬一线,明九希姐是体会过人命的脆弱的,她常年礼佛,又多次将庄子上的收成施舍给贫苦人家,赌就是一个善字!”
“再,救人一命如造七级浮屠。”
书先生卖了个关子,等吊足了众饶口味,笑道:“明九希姐不愧是大善之人!不仅宅心仁厚,更是孝心十足!”
“你们以为,她为何如此看重一个嬷嬷的命?那是因为那嬷嬷,乃是她嫡母身边的奶嬷嬷!”
“她这是敬重嫡母,多有孝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