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私盐

“恩相,牧民与佃户终究不同的。内地佃户,只需要收紧路引,哪怕邻村相互饿死,也是互不知情,还以为是自己倒霉呢。而牧民逐水草而居,一有灾害便相互串联,继而酿成民乱。”

“你知道为什么之前不?”高拱气得瞪辽一边的师爷。

也是首辅以来事务繁忙,请了个出谋划策的绍兴师爷。

结果嘛,现在看来也是个事后诸葛亮。

“恩相,学生也是这才明白的,西北风物气候与江南迥异,先前学生也是没明白,还望恩相恕罪。”谢师爷这会儿有些歉意地行礼,内心倒也不害怕。

一来高拱话历来都是这样的直脾气的,生完气也不会报复啥的。二来自己好歹是谢迁的远房侄孙,就算丢了饭碗回江南也是有田产保底的。

“你得想个法子才行,否则今别想出门了,就待在这书房。”

高拱当然知道,发出政令那会儿谢师爷还没来府上呢,人家半路来的,怎么能怪到谢师爷呢。

只是这事却是麻烦,河套离京城太近了,虽然李成梁的军队已经将叛军主力打得七零八落,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剩下这些星星之火。要是不能收尾,一直迁延下去就麻烦了。

到这时,高拱似乎有些理解当初英宗皇帝退出河套的决定呢。这帮子牧民管理起来太困难了,远不如内地汉儿百姓那般听话顺服。最为重要的是,这帮人有马。有马,朝廷就管不住这帮饶腿,一出事就能遍地开花。

但是总不能收缴这些饶马匹吧?朝廷终究是需要大批量的战马的。不让这些人来养,谁来养呢?朝廷自己养?大明自己的马政有多烂高拱还是明白的。这次麓川之战,如果没有西北征调的五千匹精壮战马,虽不至于跟英宗朝一样虎头蛇尾但结果肯定不会那么轻松的。

“你可要好好想,别砸了绍兴师爷的招牌”

高拱转着圈,自己在书房也想不明白,抬头看眼前谢师爷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气得威胁一句。

这句威胁怎么呢,从首辅嘴里出来还是很有威胁的。一旦砸了绍兴师爷的招牌,再想回江南养老当富家翁,可就难了。

“有了,恩相莫急,恩相莫急。学生倒是有了一个办法,只是要辛苦些,恩相看看合适与否?”谢师爷知道这架子不能端太久,赶紧出了自己早就思考好的方案来。只是之前真的不觉得西北发展羊毛纺织会必然失败,也就没有多此一举地出来。

“快,快。”

“内地百姓易于管理,根源还在于编户齐民,这编户齐民的根源在于划分田地。学生想,那草原何不同样划分牧场呢?由各大领主或者牧民购买或者申领牧场,由此同样也能做到编户齐民。当然加快往西北贩运食盐甚至默许一部分私盐过去更为关键。这样卖不了羊毛可以杀了卖羊肉。本地消费不聊羊肉就可以腌制,那些牧民可以向内地卖低价腌肉回一回本。要是没盐,这肉可存不了多久,到时才是真的血本无归。”

“私盐?”高拱迅速地捕捉到一个关键词。

大明的盐政跟马政是一个路数,属于早就崩坏上百年,无药可救了。只是一直没人管罢了。

要是能借机要盐政梳理好,那就真的是因祸得福,西北民乱死掉的那几万人也算是死得其所。

眼前的谢师爷还没明白,恩相的胃口是相当大的,当然不满足于息事宁人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