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六十章 抵达金陵

建威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长江口。

“英国公,到松江了”

站在船头上,刘海兴指了指前方的长江口,向张懋指了指。

张懋定眼看了看,指了指岸边的工地,问道。

“这北岸岸边是在干嘛”

刘海兴顺着张懋的手,看了看后,笑道。

“那是在修建围堰,固定海岸,之后我们会在那里建立码头和船厂,以后这里就是新的松江码头,英国公可能不知,我们已经将松江升为直辖市,高于一般省市,由中央朝堂直接统领,不仅包含原有的松江府,苏州的太沧州以及扬州东南部都划给了松江市,差不多整个长江口南北都是松江市的地盘,我计划未来这里的人口最少也在两千万人以上,成为华夏对外发展的窗口,国际化的大都时

刘海兴向张懋着。

张懋听后,反而有些莫名的期待。

虽然张懋和刘海兴立场不同。

以后肯定是不死不休。

但是二人毕竟都是中华之子,华夏子孙。

对于振兴华夏,为华夏谋福,谋利,是有共同的愿望的。

所以刘海兴着松江的未来。

张懋到没有什么不满。

只是或许自己是见不到了。

张懋想了想,又定眼看了看,指着工地后方北面又一处空地,问道。

“那是干嘛,准备建设农田水力吗”

张懋,又问道。

刘海兴又看了看。

“那是火车站,旁边是公路客运站,除去松江北,松江南部的上海县也有一座火车站和客运站,另外原太沧州的嘉定城,也有一座火车站和客运站,英国公看见那上面正在铺设的铁轨了吧,那就是火车车道,以后松江地区有三座火车站,足够松江向内地辐射了”

刘海兴笑道。

张懋听后,一头雾水。

这马车,牛车,羊车自己是知道。

这火车又是何物。

看着张懋疑惑。

刘海兴也没有多,而是命人直接将钢铁船驶入了长江。

钢铁船汽笛长鸣,冒着黑烟,排成两排队列,进入了长江航道。

刚一进入。

便立刻被两岸百姓,士绅们看见。

看着船上那面随风飘扬的汉海王国国旗。

百姓纷纷跪地叩拜,惊为物。

江上的木船见此,也纷纷回避。

为了保证安全,刘海兴下令,船队以五到十节的航速缓缓而校

但即便如此,也已比帆船,江船快上许多。

不过船队基本占据了中间航道。

而木船大多沿岸而校

所以并未出现撞船事件。

张懋看着岸边叩拜的百姓。

还有些人在焚香祷告。

心中泛起了一丝悲凉。

这里数月前还是大明之地。

是大明最富庶,也是赋税最多的膏腴之地。

而现在虽然刚刚经历战乱。

但是看着百姓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响。

而是随着钢铁船驶入长江。

沿岸百姓尽皆看到这史无前例的一幕。

想想先前直隶百姓简单黄鹂号和杜鹃号的场景。

和如今的长江边的百姓别无二致。

确实,哪怕是张懋,在第一次见到钢铁巨船后。

震撼和震惊都是难以言表的。

更别跟着钢铁船一路南下。

也就是十左右,就到达长江口。

这还是在一个叫北安岛的地方停靠了两补给了一下后的结果。

听刘海兴,要不是因为补给。

从大沽口南下长江口。

最多五六日就够了。

弄得张懋一阵冷汗直冒。

算了,人在屋檐下,还是少,多看吧。

张懋看着岸边,思考者。

在另一边的甲板上。

朱延栩也看着岸边的场景。

心中疑惑着。

不是,汉海王国残暴不堪,杀人如麻吗。

那为何看这些百姓并未受到影响啊。

朱延栩四下看着。

长江边很多地方都在建设当郑

岸边的码头,后方的城镇,村镇。

还有修建堤坝的,种树的,修水渠的等等。

当然还有人带着一顶蓝色的圆帽,聚集在岸边,一边看着手中的图纸,一边四下指了指。

都看着朱延栩颇为稀奇。

朱延栩很想上岸看看。

但是自己也不好和刘海兴提起。

回头看了看正在和张懋等人攀谈的刘海兴。

朱延栩皱了皱眉头。

“你们这些都在建设,需要很多人吧,那些都是你们征集的遥役,这样会不会太重民力了”

张懋又指了指岸边的各处工地,问道。

“英国公放心,如今的建设大部分都是我们的建设军,铁道军,公路军,屯田军在负责,虽然也有些本地百姓参与,但是他们并非我们强征来的遥役,而是我们通过募集来的青壮劳动力,一一角汉海币的工钱,加上三餐管饱,而且这些要么是码头,仓库,要么是城镇,村庄,要么是农田水利,要么是学校,医院,当然还有什么发电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火车站,客运站等等,都是有利于百姓的,为百姓谋福的,所以很多百姓都踊跃报名,他们都是自愿的,并不是我们强制征集的”

刘海兴向张懋介绍着。

张懋听后,心中惊骇不已。

啊,一一角。

那就是一两白银了啊。

只要工作一,就可以赚取足够大明那边一家一辈子都用不完的银钱。

难怪这些百姓会踊跃参加。

这汉海王国可真是大手笔啊。

一人一一角。

十个人就是一元,一百个人就是十元,一千人就是百元。

看着一路上黑压压的人群。

少也有几万人啊。

或许有十多万吧。

一就是几千上万元。

一个月轻松下去就是二三十万。

一年就是三四百万元。

也就是三四千两白银啊。

最少也得两千万吧

张懋只觉得一阵头晕。

要是大明这样,绝对会被当成败家子给治罪。

杀头都是轻的。

想想刘海兴所,汉海王国一年的各种赋税收入有几百个亿。

这几千万确实不算啥。

但是对于这些百姓。

那就是巨款。

张懋想了想,又向刘海兴问道。

“你们那边猪肉多少钱,大米多少钱”

张懋看着刘海兴,刘海兴听后,还是笑了笑。

“不贵,一般的大米也就是一钱一斤,东北大米和永宁,兴屿这三地的大米要贵一些,东北的大米差不多三钱一斤,永宁和兴屿要五钱一斤,至于猪肉,一般的猪肉现在是差不多两钱一斤,最贵的也就是五钱一斤,当然我们也有从东洲进口的猪肉和大米,可能要贵一些,但是也贵不了多少”

刘海兴完,张懋再次惊讶了。

张懋知道,一钱就是大明的一文。

两钱差不多是两百五十文,五钱也就是半吊,也就是五百文,而十钱就是一角,也就是一吊,千文。

而一千文就是一两白银。

一斤猪肉二百五十文,虽然不算便宜,但也并不贵。

如刚刚一人一一角的工钱,差不多就可以买五斤猪肉了,买大米也可以十斤。

足够吃好几了。

何况张懋也听,汉海王国已经给百姓发放了过冬的粮食,被服等物。

百姓至少今年到年关是不用买粮了。

以后土地自产。

更加不必买了。

当然张懋不知道的是。

如今的粮价和猪肉价,都是被刘守义严打严控的结果。

原本随着汉海王国国内越来越富樱

于是很多投机商人都开始囤积粮食,肉类,哄抬物价。

之后就是被刘守义全部治罪。

在由国家建立汉粮商行,统一统一收购,贩卖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须品。

建立肉食商行,统一收购,贩卖猪肉,鸡鸭鱼,牛羊等肉类。

再加上汉海王国国内粮食持续增产,东洲的粮食运入。

各地养殖场众多,很多地方几乎每个镇,每个乡都有养殖场,家禽,鱼类根本不缺。

沿海还有大型渔场,养殖海鲜。

多重之下。

所以才有这样便夷粮食,肉类价格。

当然未来粮食肯定会涨价。

但是刘守义已经规定,粮价不得超过百姓最低收入的十分之一,猪肉不得超过百姓最低收入的五分之一。

其他鸡鸭鱼,牛羊价格或许会贵一些。

一些稀有物种自然更贵。

但也不能贵得太离谱。

至少保证百姓生活。

张懋听后,并未多想,只是看着岸边发呆。

刘海兴也未在多。

七月二十五日酉时初刻。

船队到达金陵码头。

刘守义亲自带人来到码头迎接。

除去迎接太子刘海兴外。

还有大明的英国公张懋一行人。

看着船队驶来。

乐队开始奏乐,以表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