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阁老求见。”
正想着,王朝辅静悄悄来到身后,躬身道。
朱由校有些纳闷,但没什么,直接转身回到御座上,抬手示意可以让他进来了。
少倾,魏广微走进来,行礼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出使察汉浩特的工部副使王奂已经回来了,很顺利,林丹汗同意了我朝的要求。”
朱由校一愣,有些不可置信。
“什么,他竟然全部同意了?”
“就没有讨价还价什么的?”
魏广微摇头,微笑道:“陛下,老臣就只知道这么多,具体的,还是让王奂禀报听?”
朱由校知道他心里想的,也没点破,道:
“既然如此,那就传王奂进来吧!”
数息之后,一名中年官员心翼翼走入乾清宫,看见坐卧在榻上的启皇帝,纳头便拜:
“臣工部柴炭司副使王奂,参见陛下!”
朱由校哼了一声,抬手示意他起身。
“爱卿出使漠南,劳苦功高,快来与朕,你是怎么劝林丹汗同意的?”
王奂满脸窘迫,“来惭愧,臣起先也抱必死之心出关,可却并未如何游,察哈尔部便同意了。”
“就这么简单?”魏广微也不敢相信。
虽然大明打赢了河套那一仗,但对方毕竟是林丹汗,这种出去挑衅的活等于找死。
王奂出去之前,甚至和家人一一道别。
谁也没想到,林丹巴图尔根本没有任何的讨价还价,王奂这一行居然是有惊无险。
“这倒是奇怪…”朱由校嘀咕一句,转头道:
“王奂,你出关也算立了大功,想要何种封赏,但无妨,朕一律照准!”
谁知王奂听了这话突然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能为陛下效力,为朝廷效力,臣死而无怨,万万不敢讨要赏赐!诚然,陛下仁德,臣只求能有片瓦栖身之所,安顿家人足以。”
“这可不行,你是有大功之人,陛下若吝赏,岂不叫下有才学之士我大明不重人才?”魏广微一旁道。
“阁老的有道理。”朱由校点头,冲他道:
“正阳门内为繁华之处,朕就赏赐你一处正阳门内的三进宅院,将家人接去好生照料吧。”
“谢陛下——!”王奂连忙山呼。
“先别急着谢,你这回出使关外,于社稷有功,朕升你为工部屯田司郎中,赏银二百两,授正五品。”
朱由校完,看向再次跪在地上的王奂,笑着道:
“回去安顿家人吧,朕还有事。”
王奂迟迟不走,魏广微一直使眼色,过了好一会儿,才是支支吾吾道:
“陛下,臣、还有事禀报。”
朱由校低头看了一会儿书,似才发觉他还没走似的,抬起头道:“有什么事,一并了吧。”
王奂还不是很确定此事的真实性,他出去前毕竟只是个官儿,对这些事也不怎么关注,并不知道昆都是不是真的要投诚。
话的时候,他的神情有些忐忑:
“臣从察汉浩特回京前,敖汉部的首领昆都找到了帐内,是漠南各部对察哈尔部人心不服,愿意上表,归顺朝廷。”
“臣…”
不等他完,朱由校哈哈大笑,合上书道:
“昆都要来归顺,这是好事儿啊,怎么不早告诉朕?”
到这里,朱由校看了一眼王奂身边的王朝辅,道:“看起来漠南各部早对察哈尔不满,朕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你亲自去找一趟魏忠贤,告诉他,让东厂的番子们向关外放风声出去。”
“就朕早有接纳漠南诸部归顺之意,只要来归顺的,在归化城都有一席之地,并且不计前嫌!”
“爷真是圣明呀!”王朝辅谄笑着拍了一句马屁,然后毕恭毕敬的退了出去。
看着皇帝如此高兴,一点儿没怀疑昆都是假降,王奂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没敢多,只是在一旁赔笑。
有时候,不该问的别问。
......
皇宫这边,这些日子里皆是一片的喜气洋洋。
朝廷打了大胜仗,启皇帝龙颜大悦,太妃高兴,皇后高兴,各宫的皇妃、贵妃们高兴,宫人们也就高兴。
人参、绫罗、绸盯黄金,还有各色样式的奇花异草,不时被皇帝恩赐下来,各宫的主儿们多的用不完,心情好了,连宫人们也沾了不少喜气。
良妃自本宫出来,过了坤宁宫西,一路上虽然神色匆匆,却眉目平缓,心性淡然。
不多时,良妃进了宫里,去找张嫣话。
她一进去,陪伴的内侍们就与坤宁宫的宫人们聚在一起,八卦着最近的大事情。
“姐妹们都得了什么赏赐?”徐氏是个大嘴巴,看见别宫的人来了,就头一个问。
“哎呀,哪儿有徐姐姐得的多呀!”
“谁不知道当今陛下最宠爱皇后娘娘,这几日送到坤宁宫的赏赐也是最多,咱们几个,哪儿比得上徐姐姐呀!”
由于朱由校的刻意关照,身为中宫之主的张嫣的地位,的确在最近几年有所提升。
所谓一让道,鸡犬升。
徐氏作为坤宁宫的女官,现在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俨然成了各宫各局的扛把子。
“嘿,你们几个的这话,倒还中听…”徐氏多少有些沾沾自喜,低声道:
“都听了吗,关外战败以后,给大明赔了不少东西呢!”
“早就听了,那个叫什么林丹汗的,光是牛羊马匹就赔了两三万哩!”
“还有被关外掳走的百姓,也都陆陆续续被送回来了,今年这可真是喜事多呀!”
徐氏嘿嘿一笑,“还得是咱坤宁宫的主子是个母仪下的,给皇爷安顿住了后宫。”
这一下,有的宫娥不服了。
“什么呀,要我,都是陛下圣明英武才对!”
“哎呦,姐妹们,皇后娘娘母仪下,陛下也圣明英武,都厉害,都厉害…”
宫娥们八卦的时候,也有三五个阉从这路过,他们与宫娥们各自打了招呼,然后继续边走边吹。
“跟你们,以后都得供着爷,爷可才从西六宫那边儿回来,赏了不少好东西。”
“你这算什么,我可是打慈宁宫回来的,太妃给赏了一颗宝珠,锃亮发光,准值不少钱!”
听这话,几个阉都注目过来。
“行呀兄弟!”
“太妃今儿咋这么高兴,赏了这么大一笔?”
“朝廷有好事儿呗,最近都多去各宫碰碰运气,没准上就掉了一块大金锭砸你脑袋上。”
“有道理,有道理啊…”阉们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