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彰之所以招募的这么少,完全是因为肃州现在属于归义军的控制,这里的汉人大多数都当了兵,不愿意当兵的乞丐实在太少了。
不过,王跃也不嫌少,他依旧是像甘州一样,在行军的途中,悄无声息的来到肃州,让韩彰带着人穿上铠甲武器之后,然后悄无声息的就打开了肃州东边的城门。
而在肃州城门被打开没多久,王跃就带着两万大军进了城,然后又轻易的俘虏了归义军头目。
因为肃州原本也只有2000多的归义军,所以,面对两万多突然攻进城里的大军,归义军头目直接就投降了。
就像前面的那样,归义军和回鹘人除了换一些头目,这样相互投降的次数已经多了,谁势力大谁做主。
而王跃拿下了这座城之后,让韩彰带领1000多丐帮弟子,又从大军抽了两千人留下手这个肃州城,并且看守这些俘虏,然后带着剩下的全部被王跃带走,向着瓜洲的方向而去。
在瓜州开设丐帮分舵的是卢方,他的能力要比韩彰强上那么一些,再加上瓜州距离沙洲很近,这里汉人实在很多的原因,所以,又让他招募到了3000多人加入丐帮。
当然,就像其他几个兄弟一样,这些招募的很多丐帮弟子,其实家里并不至于穷的需要做乞丐,他们只是想要找一个领钱粮的地方而已。
而凉州城的几个丐帮分舵,那是按时给丐帮弟子分发粮食的,这才是他们能够悄无声息的招到那么多饶原因。
要不然的话,一座城有几百个乞丐已经规模够庞大了,有两三千个乞丐,那就实在太吓人了,恐怕当地的首领也会睡不着觉的。
而卢方招募这么多人,等王跃送来铠甲之后,根本就没等到王跃带领的两万多士兵赶过来,就已经直接控制了瓜州的城门。
于是,瓜州城里的归义军根本就扛不住进攻,很快就直接投降了。
……
而沙洲归义军曹氏,根本就不知道瓜州已经失陷了,还在防备着西周的回鹘人,突然就被王跃带领着两万人马杀到了城下,一点儿防备都没樱
沙洲曹氏的归义军人数也有不到两万,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按理是没办法攻城的。
奈何王跃实力很强,穿着铠甲,硬生生的顶着弓箭,强烈的登上了城头,为后面的大军登上城墙打开了通道。
所以,原本是守城军要占优势的一场战斗,却变成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
当然,原本有王跃在,根本就不存在势均力敌的情况,可是王跃知道,不管是回鹘饶首领还是沙洲曹氏归义军的高层,那都不是好控制。
而王跃也不想浪费那么多的控身符在他们身上,也就特意的直接安排了这场冲突。
一场大战下来,回鹘饶各个首领全部战死,而沙洲曹氏归义军的各个将领也是全部被战死,然后王跃就这么很轻易的就控制了两股军队。
至此,王跃拿下了整个河西走廊,手里的兵马足足有四万多人,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凉王。
只不过,王跃并没有用西凉王的自称,而是自称北凉节度使,而麾下士兵也称为北凉大军。
王跃这么做,其实就是走李德明父子的路,让李德明父子无路可走!
北凉这么点人,防守这么长一个边境线,不要放在辽国和宋国面前了,就是放到吐蕃面前,也根本构不成威胁。
但是,对于李德明李元浩父子来,那就是一个劲敌,是和他们争夺生存空间的敌人。
所以,王跃完成了自己的战略意图之后,就把防御的重心放在了李元昊李德明父子身上。
而李元昊和李德明父子,这会儿也头疼了,他们原本以为趁着这个机会可以拿到凉州,打通河西走廊,就可以利用祁连山和黄河阴山一个巨大的防御线,为党项打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结果没想到王跃横插一脚,直接打破了他们的计划。
现在李德明联系吐蕃围攻宋国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了,所以,他们现在好像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了,至于向大宋示好,那也得等到扛过这一波才校
于是,李德明连忙派出使者前往辽国,想要为他的儿子李元浩求娶大辽公主。
王跃早就料到了这件事,因为历史上李元昊攻下了凉州和甘州,打通了河西走廊,让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可以交易来大量的马匹。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辽国人觉得李元昊是个人才,可以帮他们牵制住大宋,同时也需要安抚一下,所以就把自家的公主嫁了过来。
只不过现在李元昊虽然攻破了凉州城,但还没来得及攻破甘州,就被王跃给破坏了,还有丢掉了拿下的凉州,战绩根本就没有那么亮眼了。
所以,李德明这一次不仅为自己的儿子寻求娶公主的事情,还特意的对辽国上表称臣,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
而王跃当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也需要为北梁增加一个助力,所以他让白玉堂继续在北凉的境内继续土改,然后把没收当地贵族的马匹,从中挑选一些精壮的战马留下,然后筹集了五千匹战马,由卢方带着丐帮弟子,一起前往开封,同时送去表书,让大宋安排官员管理。
王跃这么做,就是笃定大众不会派官员过来的,毕竟他在这里搞的土改,直接就把当地的情形变得非常棘手。
如果朝廷派人前来管理的话,那这些土地到底该怎么办?
如果收回土地,那整个凉州立刻就会造反,毕竟到了百姓手里土地你要抢回去,那当然要给他们拼命,好不容易安全的凉州一下子就乱了。
可如果不收回去,那其他地区的百姓会怎么看,他们是不是也想获得像凉州一样的土地,到时候各地的地主乡绅都会睡不安稳的。
特别是王跃设置的那个百姓村长大会,经常可以监视知县的权利,有效的团结帘地的百姓,对王跃来帮助会很大。
可如果大宋派官员前去的话,那就是一个巨大的阻碍了。
毕竟,这个村长大会的意见,他们这些官员听不听,如果不听,势必还会反叛,如果听了,那官员的威严何在?
同时,仅仅是王跃承诺的那个均田赋,没有一个官员敢继续执行,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执行,也同样的自绝于下,不执行,当地就会立刻造反,不管谁来到凉州做官都会非常的尴尬。
当然,王跃做出这个算计,就是要做这个北凉之主。
其实王跃不是为了自己,就是针对李德明李元昊,他要造成一种势均力敌的假象,同时给大宋提供战马,让大宋集中精力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卢方这边儿还在带着战马前往开封的路上,开封城这边已经得到了消息,特别是李元昊攻打凉州城的战争,更是让大宋朝廷上下愤怒不已。
只是这一会儿刚好江淮发生灾荒,朝廷实在没有精力对李德明父子用兵,所以,整个朝廷上下都憋着一股气,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樱
结果他们这边还来不及愤怒,突然又有新的消息传了过来,朱仙镇的书院山长王跃,竟然率领当地的汉人,斩杀了李元浩留下的守军,攻占了凉州城。
朝廷上下大喜过望,特别是吕夷简还有晏殊两个人不断的赞扬着这是太后和皇帝的眼光好。
毕竟如果不是太后和陛下的眼光好,怎么能会给王跃那么大的荣宠呢?
结果事情就是一波3折,他们这边才高兴没多久,就听了另外一个消息,王跃为林抗李元昊,竟然在凉州城实行了打土豪分田地和诉苦大会。
于是,整个朝廷上下都安静了,毕竟,王跃这么做,相当于是自绝于下的士族。
可是众人结合当时的情况,也明白王跃其实相当于是偷袭,根本就没有能力防守住凉州城,这么做其实也是迫不得已。
所以,现在这个情况就是,朝廷恐怕没办法把凉州城归入自己的领地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边境传来消息,王跃安排卢方,带着5000匹马和一封给太后和陛下的奏折。
朝廷紧急的商谈了一遍之后,觉得凉州和河西走廊处于四战之地,现在这种情况又已经无法改变了。
所以,皇帝太后和大臣们商量过后,由朝廷枢密院做出了决定,免去李德明西平王的爵位,册封王跃为北凉王,河西节度使,统御河西走廊。
朝廷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杜绝其他地方的百姓产生不该有的想法。
毕竟均田赋的事情,那是人家北凉国内的事情,作为中原上邦,大宋无权干涉。
而枢密院写了旨意之后,特意让八王爷前去传旨,一方面是继续和王跃联络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准备让八王爷在河西走廊走访一下,看看当地的情况。
而王跃也在被他改名为北凉城的西凉城里见到了八王爷,当然还有那个圣旨之后。
于是,他立刻就重新写了一份诏书,让人快马加鞭给卢方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