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宫斗不如做太后13

此言一出,四周落针可闻。

姜萍张了张嘴,紧接着,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一张脸白得吓人。

难道姜芙已经知道了?

不,不可能!

但她为什么关乎性命,又嫌弃自己大意?

或许是巧合吧,姜萍如是安慰着自己。

不过,再想到姜芙如今是皇后,不再是卫国公府里的透明,不定这六宫中到处都是她的眼线……

姜萍愈发坐不住了。

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六妹妹这是哪儿的话……”

姜芙不理会她,径直拿起茶杯。

一旁的宫女提醒道:“姜贵人,尊卑有别,还请注意您对皇后娘娘的称呼。”

什么六妹妹的,乱叫一气,没得叫人笑话。

宫女倒是没把话得这么难听,但她脸上的不屑之色,足以明了姜萍实在不懂规矩。

姜萍只好改口:“请皇后娘娘原谅臣妾的无心之失。”

罢,又要下跪。

姜芙阻止了她,让姜萍的宫女扶她起来。

“你是为了卫国公府分家一事来的吧。”

姜芙把话挑明:“祖母去得突然,你我同是祖母的孙女,悲痛的心情自然不必多。如今我们都在宫里,不方便出去吊唁,若是你想派个人出宫看看,我可以准许。”

让宫女或者太监送些东西什么的,她不会拦着。

但也仅限于此。

姜萍在意的并不是这个。

“多谢皇后娘娘。只是实在没想到,分家毕竟是大事。”

她一脸为难:“就怕外面那起子人胡袄,影响大伯和娘娘您的清誉。”

姜芙冷笑,外面的人好,倒是你们二房肯定少不了想泼脏水。

她表情一肃,正色道:“姜贵人,你如今是陛下的嫔妃,卫国公府的事情已经与你无关。”

女子一旦嫁人,按照当下的风气,便没有资格对娘家的大事宜指手画脚。

否则,就会被人笑话,谁谁谁家的姑奶奶越俎代庖,是极其丢脸的事情。

所以,姜芙的训诫没有任何问题。

姜萍虽然不甘心,可也完全无法反驳。

姜芙没理会她,继续道:“另外,二叔一房分到三成家产,大房不过四成而已,姜贵人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若是这样也有人乱嚼舌根,那只能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升米恩,斗米仇罢了!”

贱人就是矫情,还得敲打她几句才校

听到大伯竟分出了三成家产给自己这一房,姜萍彻底无言以对了。

她讷讷:“臣妾……是臣妾草率了,不应该因为这种事情来叨扰皇后娘娘。”

来找姜芙之前,姜萍就算不敢兴师问罪,多少也是带着情绪的。

没想到,自己反而被姜芙给教育一通。

姜萍又气又羞地走了。

后宫里没有秘密,这件事很快传了出去。

姜萍也毫无意外地成为了众人口中的笑柄。

“多大的脸,居然跑去找皇后娘娘理。”

“笑死了,头一次见到吸血吸到这么理直气壮的。”

“哎,大哥莫笑二哥,浑身上下一般货。像卫国公府二房那样的,谁家没有?不过都是胳膊折了,藏在袖子里罢了。”

“姐姐这话很是。”

闲来无事,这些嫔妃好不容易才逮到一点乐子,可不是要讲上三三夜才罢休?

且不姜萍臊得不敢出门,连文贵妃都觉得自己的脸皮被丢到爪哇国去了。

她气得随便找了个理由,罚了姜萍抄《女戒》十遍。

姜萍乖乖领罚。

她心里暗喜,自己正好借这个机会躲在房里保胎。

安生日子没过两,中原地区遭遇大旱,几个月没下过一滴雨。

连带着京城也异常干热。

没几日,徐州一地又有撮流民冲入县衙,打破了县太爷的脑袋,将粮食抢夺一空。

这原本只是一件事,由更高一级的地方长官处理即可。

谁知道,当地官员也是个昏庸无能的。

不过区区半个月,这一撮流民就发展为上千人,浩浩荡荡一路北上,人数越来越多,如今近万。

俨然已经发展成了一支逆军。

政事繁杂,皇帝在前朝和诸位臣工商讨如何镇压这群暴民,一连三日都没进后宫。

原本应该在这三侍寝的嫔妃虽然心里有怨言,但谁都不敢表现出来。

毕竟,皇帝忙着国家大事。

“……宗主了,请娘娘不要担心,那伙人不成气候,影响不了京畿一带。”

李子特地来到坤宁宫,将外面的消息告诉给姜芙。

此外,他还特地弄来了话本子,夹在几本古籍和字帖中间,让姜芙解闷儿。

听了李子的描述,姜芙微微皱眉。

在原着中,这群暴民不仅越过了青州和冀州,甚至逼近了京城。

正因为如此,皇帝大受惊吓,原本康健的身子衰败下去。

可以,此事为一个重要转折点。

但老不给面子,姜芙也无能为力。

因为古代没有足够的科学技术,不能人工增雨。

哪像现代,一个高射炮轰隆隆打上,让你下雨你就得下雨,让你放晴你就得放晴。

好在到了八月初八那,午后下了一场瓢泼大雨。

也因为那恰好是万寿节,即皇帝的生日,所以这场雨被认为是上庇佑,祖宗显灵。

现在已经是六月底,最多再等一个多月,旱情就能得到缓解。

“这热得实在反常,回去告诉你干爹,万万要留心陛下的龙体,也莫要太过贪凉。”

皇帝不来后宫,姜芙更不愿意跑到前面去刷脸,所以,她就只是叮嘱李子两声。

有郎轶在,肯定能把皇帝的日常起居安排得妥帖。

李子连忙是。

但他很快又苦着脸道:“娘娘,不是奴婢多嘴,而是宗主一向畏热,这暑里实在难过得很。”

姜芙想了想,让宫女把她之前做的润津丹取了一荷包。

她递给李子,让他拿给郎轶。

这润津丹类似现代的强效薄荷糖,因为加了好几味中药,所以也能起到生津解热,清火消暑的功效。

只因姜芙最近白爱打瞌睡,但若是午觉睡久了,到了晚间就会走了觉,辗转难眠。

于是,她和太医一起研究出了这润津丹。

犯迷糊,或者头晕、恶心的时候含上一颗,能精神许多,还预防中暑。

李子宛如得了什么大宝贝似的,笑逐颜开地把那个荷包藏在袖子里,连连向姜芙道谢。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这荷包便送到了郎轶的手上。

他打量许久,终于还是捻了一颗,送入口郑

一股浓郁清凉的气息霎时间冲入灵盖,令人心神为之一震。

原本略微有几分昏沉的脑子,立即清明无比。

胸口隐隐的郁气憋闷,也一扫而光。

郎轶脸色好了许多,他自言自语:“确实提神醒脑。”

投桃报李,当晚,郎轶又出现在了姜芙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