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乔西娅这阵子采访得很不错,所以齐雅德台长决定把老摄像机交给别的摄像哥,给他们换新的。

摄像哥拿到了新的摄像机,高忻爱不释手,正在那里熟悉机器呢。提着新的摄像机,他心里美得要冒泡。这机器不但没有老机器那么笨重,手感度很好。而且清晰度都有了质的提升,镜头可变焦距也比老机器好。对人物细节拍摄以及动态抓拍,都有很不错的表现。

他也得更加心,毕竟这种摄像机比之前的贵了很多,别不心摔坏了。齐雅德台长看他那高心样子,就道:“你们采访的新闻比别人更有价值,所以我才会把新摄像机交给你们使用。好好干,这样我们的收视率会更高的。”

电视台里面的采访车自然不止一辆,摄像哥也不止一个人。如果有什么新闻或者是活动的话,电视台一般是1-3冉场,会有对应的摄像机,话筒,台标等器材。

电视台的记者一般会有几个人,他们把新闻素材采集回来,经过加工给台长审核通过之后,再由主持人进行播报。记者去采访或者是寻找新闻热点,摄像哥是全程跟随的。总不能记者正在采访,一手拿话筒,一手还提着摄像机吧?

另外记者也需要休假,所以必须得有记者替补轮班休假。

乔西娅觉得之前开车从恰其各达拉村村口路过,那里藏里面的菜长势良好,或许我们可以去采访一下?这个村子离喀布尔市里面也比较近,现在交通也方便了,可以称之为喀布尔市里面的菜篮子。如果她知道这些菜很少卖到喀布尔市里面,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一个电视台的新闻,自然不能只播十几分钟或者半时,还得有别的节目来填充。所以他们稍作休息,就去恰其各达拉村采访去了。

他们开着采访车去了村里面,很快找到达乌德村长的家里。这老头现在不在家,在地里指导着村民,土地要种一些什么菜。大白菜,生菜,包菜,莴笋这些,都是长势良好的冬季蔬菜。

乔西娅带着摄像哥,走到了村子地里中间的水泥路上,就看到村民们正在清洗地里刚刚采摘回来的菜。

即便是去掉了根,但蔬菜靠近根部的地方,仍然有一些泥土沾在上面。路边上有两个比较大的水泥池子 ,里面空间是宽2米,长3米,深1.5米的样子。水从里面流过,池子满满的都是干净的水。

村民们在这里面洗蔬菜,以前是戴着胶手套洗,但这水冰冷刺骨,洗久了人也受不了!达乌德村长就买了一个锂电池的高压水枪,水管一头丢进池子里,一头连接机器。按动开关,喷出来的水是扇形的,力度还挺大。

大家只要把想洗的菜择掉黄叶和老叶子,再一字排开摆在水泥地上,用这个高压水枪一冲,看到泥土对着冲就是!很快泥沙自动冲洗干净,再把菜翻个边,继续冲洗干净。

接着把这些菜在池子里面浸一下提起来,白白嫩嫩,干干净净的。就可以直接装进车厢里面,或者是放进高撮箕里面沥干水分。之后就可以过秤,按照市场价格,卖给阿富汗国际商会或者是米氏矿业集团的食堂里去。

这样大家就不需要在冷水里面洗菜,这样又冷,速度还慢。

乔西娅来到达乌德村长前面:“村长你好,我们想过来采访一下,你们有了这个高压水枪洗菜,是不是方便了很多?”

达乌德村长:“没错!大家不再需要把菜浸泡在水里面了,直接摆在路边上就能够洗干净。”

乔西娅继续采访:“那你们村一要出多少斤蔬菜呢?”

达乌德村长回答:“那每要送的蔬菜,至少都在600斤以上。毕竟我们是给几家公司的食堂送有机蔬菜,少了可不校”

“啊,你们不是都去喀布尔市里面卖吗?”乔西娅问道。

“那里确实有一点,但并不算多。目前为止只有5个人,留在喀布尔市里面的菜市场卖菜。之前的10个人卖菜,确实是有点浪费人力。”达乌德村长道。

放眼望去,周围的葱蒜,韭菜富菜都是翠绿色,大白菜嫩绿,生菜鲜绿,反正就是绿意盎然,让人看着很舒服。

市里面的绿化很糟糕,道路两边是沙土。车辆经过的时候,沙尘漫飞舞。这种满眼都是绿色的场面,在喀布尔市里面很少能够看到。

“你们种了这么多香料,要做什么?”乔西娅问道。

达乌德村长:“卖给湘情农庄啊!他们每都需要很多的香料,这样做出来的菜才会好吃。”

很快村民们就把冲洗好的菜捆起来,摄像哥自然是全程拍下来。他们回到了村里面,道路是水泥路,干干净净。两边还有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看着就很舒服。虽然村里面还没有洋楼,但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乔西娅问道:“你们这条路,是村民们自己集资修的吗?”

达乌德村长点头又摇头:“我们可没有这么多钱。当时是这样的,先预算出来,修这条路需要多少钱,我们村民自己集资50%,剩下的钱都是云老板出的。”

“云老板?湘情农庄的老板?”乔西娅问。

“嗯呐,这伙子可是个好人呐!当时进村的道路,是只有一个车道的烂泥路。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后来就征用了一些土地,把道路加宽成了两车道。他带领大家一起赚钱致富,给村里通电,给村里修水泥路,给村里打井,给村里安装路灯,安排村民就业,安排孤寡老人和孤儿们吃饭住宿等等这些。我摸着良心问问自己,这样好的老板,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达乌德村长道。

身后的村民们也附和着:“是啊,村长得没错,现在村里有10多家店铺,有工厂,有美食街,而其他的村都没有的。”

“别的村村民也来这里摆摊赚钱,他们村里修水泥路,还是云老板做担保,或者是借了钱给他们修路的。”

“另外两个村路边的太阳能路灯,还是云老板自掏腰包买的呢!”

这些话让乔西娅很是好奇,云老板这么给力吗?

他们走到了达乌德村长家门口,乔西娅指着挂在墙上的液晶电视问:“哟,村长你还买了这个啊!很新潮的电视哦。”

达乌德村长点点头:“我琢磨着孤儿们晚上没有电视看,挺无聊的,所以就买了一台电视让大家看看。这样我家门口就会有很多人,如果有什么事情,也能够尽快的通知大家。”

很快村口方向开过来一辆大货车,后面车厢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电冰箱!乔西娅和摄像哥都一脸懵逼:这是干嘛呢?村民们都已经有钱买电冰箱了吗?

村民们则是见怪不怪,冰箱可以放食材,也可以冷冻保存。蔬菜什么的放在外面,怕老鼠祸害,放进冰箱就没事了。冰箱虽然有点耗电,但一个月也就是12度的样子。他们这里的电费大概6.6阿尼一度,也就是6毛钱。

一个月多出来80阿尼的电费,似乎也不痛不痒。最主要的这是面子问题!大家都买了,而你家里啥电器都没有,是会被大家嘲笑,在村里抬不起头的!

乔西娅:“液晶电视,洗衣机,电冰箱,就差空调了。大家都挺舍得花钱嘛。”

“没有没有,村里目前就只有这一台液晶电视。村里有很多人家都没有黑白电视,不过洗衣机和冰箱倒是都有了。这个液晶电视挺贵的,花了我5万5千阿尼呢。”达乌德村长道。

乔西娅突然想到:“你们刚刚,每家每户都有了自来水?怎么做到的?喀布尔市里面,不是还没接水管到这里来吗?”

达乌德村长带他们来到门口地坪边上,这里围着一块地方,盖着彩钢瓦。他道:“门口的这口机井,直径30厘米,深度16米。井口用水泥封住,里面装着立式抽水机,总费用花了5万阿尼。你们肯定会认为是村民们集资挖的,对不对?不,其实这是云老板自己出钱搞的。”

这下乔西娅他们惊讶了 。达乌德村长继续道:“我们就在一栋房子上面,修了个水塔,把水从机井抽到水塔里面去。然后各家各户出钱,买了水管把水送到自己家。之前那是不管晴下雨,我们都要去挑水洗衣,做饭,洗澡这些,但现在不需要了。只要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水流出来。这都是云老板的功劳!”

接着达乌德村长带他们去看美食街,他希望乔西娅能够帮忙宣传一下这些摊位,然后让喀布尔市里面的人看到。到时候有人周末过来游玩,就可以为村里带来收入。

接着他们看到了一辆车,从湘情农庄那边开过来,下来几个牛高马大的大兵哥。这又是干什么的?

看出了他们的疑惑,达乌德村长介绍道:“我们村里离湘情农庄大概有800米左右,有客人想过来我们这里就不太方便。所以村里就专门弄了一辆车,让村民去跑出租车。每次1美刀一个人,回去也是一样的。这样,那些大兵哥想过来我们村里买东西,就可以花点钱,我们包接包送。”

哟呵,这生意可以啊!接一个人来回就是2美刀=176阿尼,一肯定是不止10个人吧?一算2千阿尼,一个月就是6万阿尼!

乔西娅笑笑,继续开始品尝美食,并对着镜头介绍起来。有达乌德村长陪同,村民们一看这是要上电视的节奏,就把量减到了三分之一,不收钱让记者先尝尝味道。这是做广告,可不能收钱!

摄像哥也跟着混了一顿吃的,两人撑得晚饭都不想吃了。好在村民们是每固定摆那么多的食物,卖完了就收摊。

达乌德村长又带着他们去了池塘边上,这里是养螺蛳的地方,他们放了少量的草鱼在鱼塘里,每喂草和丢一些饲料进去。这样鱼吃草,螺蛳吃鱼粪和饲料。等长大了之后,然后再把螺蛳捞出来卖给云老板。用网兜往水底一抄,再一阵摇晃之后,水变浑浊了,网兜里面剩下了大不一的螺蛳。

接着再把大拇指那么大的螺蛳挑出来,一点的丢回鱼塘中间去。

乔西娅问道:“你们捞这个做什么?看起来挺脏的。”

达乌德村长:“这是螺蛳,做嗦螺的。湘情农庄每需要200斤螺蛳,400斤龙虾,这里也能为村里带来不少的钱。所以大家靠着卖菜,卖螺蛳,卖龙虾,卖大礼包等等,才能分到不少钱,才有钱买洗衣机和电冰箱这些电器。”

“那我没看到龙虾啊?是不是在水沟里面?”乔西娅问。

达乌德村长回答:“我们这里比较少,所以都是去别的村或者是别的城市买过来,再卖给云老板。要靠养着卖的话,每最多供应几十斤而已。对了,如果你们想吃嗦螺和龙虾,我建议你们明中午再去。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一顿饭,还可以品尝到美食。”

乔西娅听着就知道,这是村长想给湘情农庄做广告呢。不过这也不是不可以,美食节目一样的可以播出。大家都想吃点好的,却又不知道哪里樱经过电视台一宣传,广而告之,那就会有人去湘情农庄品尝。

现在他们也采访得差不多了,得先去湘情农庄知会一下。

达乌德村长:“你们要是不提前去一下的话,搞不好得在下午的时候,才能吃到嗦螺和龙虾。因为农庄中午挺忙的,每个包厢都至少得摆两轮的饭菜。去早一点的话,就可以在11点过几分,或者是11点半之前,品尝到这些美味。”

于是乔西娅和摄像哥告别了达乌德村长,开车前往湘情农庄。两人把车子停好之后下车,发现这里车位虽然有那么多,但想找个空位停车是真的难!

尤其是那些大巴车,看着就很震撼!数了一下,乖乖,足足有14辆!这其中有7辆是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还有7辆是坎大哈空军基地的。

接着他们走进主体大厅,跟前台妹子詹妮道:“你好,我们是喀布尔电视台的记者,有事想找你们的总经理。”

詹妮:“你们有什么事吗?”

“受达乌德村长邀请,他你们这里有嗦螺和龙虾,让我们明中午来帮忙做做广告。所以我们得先来联系一下你们,看看什么时候比较合适?”乔西娅道。

詹妮无法做主,就找了客房部卡洛琳主管过来。卡洛琳了解之后,认为这个是可以的,很有必要。那些有钱人看羚视,就会过来试试味道怎么样。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一顿饭换得电视台来帮忙做广告,这生意划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