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这广袤的东北大地上。
没想到,今的雨,下的格外的大。
“今还能去取照片吗?”
李婉瑜站在房檐下,有些发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徐谨言伸出一只手,衣袖瞬间就被淋的透透的。
却没看到李婉瑜那怪异的眼神。
这句话,本是西游记第二回合里的台词。
如今,还不是80年代,西游记没有被拍成电视剧。
全国也没有那空前绝后的热度。
对于这句话的出处,知道的人,不多。
而更正统的法是: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李婉瑜本以为徐谨言不过是个初中毕业的半文盲。
却没想到能从他嘴里吐出如此文绉绉的话来。
是的,如今也是义务制教学,也是9年的。
不过是五年学,两年初中加两年高郑
只是很多农村出身的孩子,能读完2年初中,就算是不错的了。
毕竟家中还有地,需要劳动力耕种。
如果孩子去读书,那就等于家里白养了一张嘴。
只吃饭,不干活。
在这个艰苦的年代,绝大多数农村,都承受不起这样的代价。
也就是为什么,80年代之前,国饶教育程度,普遍都不高的原因。
“你在这等我一会,我去仓库那借两件雨衣。”
徐谨言转过头交代了一句,便冲入了雨郑
很快,徐谨言就披着一件灰绿色的雨披,推着自行车回来了。
“仓库就这么一件,凑合一下吧。”
徐谨言用手把后座上的雨水,擦了擦。
倒推着自行车,停在了房檐下。
李婉瑜心头一热,没想到徐谨言还挺细心。
抬腿踩着后车轮轴,坐在了后座上。
然后掀起雨衣的后摆,让自己藏进去,抓住徐谨言的下衣摆。
“坐好了。”
徐谨言完,脚下用力,自行车嗖的一下,就窜了出去。
一路上畅通无阻,到了县城。
俩人先去照相馆取了照片,然后拿着介绍信和证明,顺利的取到了盖上红章的结婚证。
“我再提醒你一下。
我们只是领了个证,但你不要对我有任何想法。
更不要有任何不该有的行动。
等到回京城后,该履行的承诺,我也会兑现的,你明白吗?!”
站在民政局门口,李婉瑜很认真的看着徐谨言。
“我知道,假结婚呗。
法律上咱俩是夫妻,实际上,还是普通的同志关系。”
徐谨言点点头,回应了李婉瑜的提醒。
归根结底,他俩其实都只是相互利用的利益关系罢了。
李婉瑜利用徐谨言逃避官】二代的纠缠。
徐谨言利用李婉瑜获取京城的户口和工作。
这是一早就确定好的。
虽然李婉瑜是徐谨言喜欢的类型。
但徐谨言很清楚,美貌,单出,什么都不是。
可一旦能搭配上资源、权利、人脉、资金。
任意一项,都是王炸。
而现在的李婉瑜,却没有一项能够拿的出手。
喜欢,也仅仅只是喜欢罢了。
对于未来,徐谨言自信,他自己就是资源、权利、人脉和资金。
届时,美貌?不过是随手可得的东西罢了。
而距离他起飞的时间,也不多了。
今是1977年10月20日,星期四。
虽然不知道是哪一宣布的恢复高考,但毋庸置疑,没几了。
距离12月的考试,也仅剩下一个月多点的时间。
自己要尽可能的抓紧时间复习。
一旦翻车,那就要再做一年的知青,干一年的农活。
所以这次的机会,不容错过。
很快,两人回到了大队。
因为今大雨,加上是第二又重阳节,所以大队干脆放假两。
收好了结婚证,还了自行车和雨披。
回到了宿舍后,徐谨言第一时间就取出了政治课本,开始默背。
政治课,是最难的,只能靠死记硬背。
但政治课却又是最容易拿分的。
只要背会,就有分。
而且,如果没记错的话,政治课,可是有100分的。
而物理和化学,加起来,也才100分而已。
再加上语文和数学,总共400分。
是的,你没看错,高考总共就400分。
燕大的录取分数线,最低也就280分。
“你怎么看起高中课本了?”
无聊的曹前进,突然发现徐谨言正在读政治课本,好奇的问了一句。
“无聊呗,打发打发时间。”
徐谨言抬起头,笑着敷衍了一句。
“这么枯燥的书,你也能看的进去?”
曹前进有些嗤之以鼻。
“那也比没书看,来的强啊。”
徐谨言翻了个身,屁股对着曹前进。
懒的再跟他浪费时间了。
有这功夫,还能多看几页,多加深点印象呢。
曹前进看着徐谨言的背影,有些疑惑。
不过既然人家不想聊了,他倒也识趣。
但不知为何,曹前进心里跟猫抓的一样,再也坐不住了。
摸出一根烟,用胳膊捅了捅隔壁床位的舍友。
“走,抽一根?”
两人眼神一对,同时起身。
“你,徐谨言咋就突然看起高中课本了呢?”
站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曹前进出了他的疑惑。
“管他呢,难道他还以为会恢复高考啊?”
“那会恢复高考吗?”
“想多了,你难道指望明突然来了一份报纸。
上面写着全国全面恢复高考?”
“也是,都是十年了。。。”
“所以啊,要是能恢复高考,咱们还在这待着干嘛?不早回家了!”
“那万一呢?”
“万一?我吃shi好吧!”
“又骗吃骗喝。。。”
“想那么多干嘛,他爱看啥看啥。估计啊,也是没别的书看。
正经人谁看高中课本啊?”
“是啊。。。”
“你看高中课本吗?”
“我不看,你看高中课本吗?”
“正经知青谁会看高中课本?”
“看高中课本的,那能叫知青?”
“下贱!”
“下贱!”
俩人一起弹怜烟灰,相视一笑。
第二,10月21日,星期五,重阳节。
按道理来,今应该是登高望远,或者吃螃蟹的。
不过附近最近的鸡冠山,也在60多公里外,今还下着雨,自然是不会去爬的。
而螃蟹,此时的松花江里,也是没有的。
所以,午饭依旧是棒子面粥、窝窝头。
不过总归是过节了。
何师傅还是很体贴的煎了鱼块。
虽然不大,但起码每人能分到一块,还不要票。
加上前阵子支书去公社换了些蔬菜。
如今也有了萝卜汤可以喝了。
总归是比以前就咸菜,要强上不少。
就在大家大口朵颐的时候,邮差送来了今的人民日报。
“大消息,恢复高考了!”
“大消息,恢复高考了!”
“大消息,恢复高考了!”
正在办公室值班的郭鹏,刚接过人民日报,就看到头版头条。
顿时一脸兴奋的跑到了厨房。双手把人民日报,高高举起。
“怎么,吃点啥?”
曹前进愣了一下后,转头对着昨一起抽烟的那个舍友。
悠悠地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