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宜兴市周铁镇维雅信息咨询工作室!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等到选拔赛当。

柏鸢却一改往日炫技的风格。

采用了更为舒缓的、节奏更慢的演奏方式。

为了配合琴伴,在演奏时的曲风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这其实是个很大胆的决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演奏风格的舒适圈。

一个人经年累月养成的习惯,也不是那么容易更改的。

是已经刻在肌肉记忆里的习惯。

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经过脑子,是在条件反射下自主完成的。

如果默契和磨合程度不够。

就会发生,即便在脑海中多次强调接下来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适当调整,但当真正演奏到这一节时,手还是会越过大脑,仍不住选择更为舒适且熟悉的老方法的情况。

要想短时间内客服这一难关本就实属不易。

有时,演奏者对于细节上既然相反的处理方式,也会在无形中对曲目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柏鸢之前的搭档是温以彻。

两个大神在一起,对于某些细节的掌控往往更为熟稔。

演奏风格也会更偏向于激进。

节奏快、气势足、恢宏盛大才是柏鸢一贯的主旋律。

柏鸢偶尔的即兴发挥,温以彻也都能凭借高超的技术和长久以来的默契撑住接住,使之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升华。

如今为了配合新的琴伴,而选择采用更新更细腻的处理方式,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冒险。

如果是平时随便练练还好。

但如果奔着名次而来。

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更加稳妥的曲风和演奏方式。

尤其在独奏与合奏最终选拔赛只相差两的情况下。

柏鸢在单人独奏上并没有为了合奏曲进行适当调整。

依旧采用了一贯华丽的演奏方式。

上一场演奏调动起的情绪和余韵,往往都会对下一场的演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脱节。

因此,这种时候,不仅是对演奏者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心态的考验。

不过,以上种种顾虑和考量,在柏鸢与新琴伴完成合奏之后,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且不两人配合的默契程度,完全不像是刚在一起练习了两三个月的样子。

就连柏鸢在细节上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处理与演奏方式,也过渡的十分丝滑。

完全看不出任何生疏,或是僵硬的痕迹。

总体来演奏方式和技巧十分老练。

如果不是听过她之前演奏的曲目。

评审老师甚至会认为,她一直以来的曲风便是如此。

好的合作者会调动起搭档的情绪,唤起对方在情感上的共鸣。

当他们一起合奏时,便对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绝佳效果。

柏鸢面对选拔赛时的松弛度,及其所展示出的从容不迫与淡然自若。

也能在最大程度上给予新琴伴心态上的支持,潜移默化中让人觉得安心,对她充满信任福

这也无形中给予了对方巨大的鼓舞和支持。

由此而产生的良性循环,也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默契程度。

种种因素的作用下, 这次的演奏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难能可贵的是,柏鸢也并没有因为自身实力过硬,而对原曲进行更多侧重性的改动,喧宾夺主。

而是在两种乐器的配合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的点,进退有度。

这需要对自己有信心和绝对的信念才能够达到如此效果。

选拔赛结束,柏鸢这组无疑又是提琴与钢琴合奏组的第一名。

评审老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在对柏鸢点评一栏加上了风格多变的字样。

新一年,一切依旧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过完年,秦令征也已经十五岁。

这个年纪的少年体内仿佛拥有无尽的活力,怎么也闲不住。

需要更多的运动,去消耗过分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京里音乐学院的人更偏文质彬彬,本身家庭素养高,也更循规蹈矩。

况且演奏乐器本身也消耗体力,再加上分配妥当,每节都上的体育课,使得他们的运动量一直都处于达标状态。

换言之,大家都对额外的运动量没什么兴趣。

秦令征在这里上学,每本来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再加上他学习的三角铁,着实不需要消耗多少体力。

因此,少年每都处在一种有劲没处使的亢奋状态。

有时候秦令征约班上的同学一起出去打球,也得不到几个饶回应。

大家将来都是吃乐器这碗饭的。

对手的保护可想而知。

篮球玩的人少,没有激进的进攻,玩起来一个比一个保守。

足球倒是可以玩,但问题是足球场不是一般的大。

普通人闷头连着跑个十多分钟,已经是体力的极限了。

如果不是学校每学期都有硬性规定,将八百米列入体育考核标准。

只怕十多分钟也坚持不住。

归根结底,还是训练的方式不一样。

由此一来,秦令征又干起老本校

趁着柏鸢不需要他打扰的时候,偷着翻墙出去。

跑到隔壁体校,去跟体育生一起打篮球。

等快放学的时候,再掐着时间翻回来。

跟体育生一块儿玩的好处是没有那么多顾虑。

不用担心自己劲使猛了,不心给人撞个屁墩。

秦令征玩起来更能放得开,彻底解放性,在球场上可劲撒欢。

最开始他穿着音乐学院的校服,体校的学生还不带他玩。

觉得他就是一个娇生惯养的脆皮大少爷。

然后就被秦令征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男孩之间最快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就是打群架。

不打不相识,越打关系越铁。

秦令征好歹是京里大院出来的。

上初中之前也去正规部队磨练过一个半月的时间。

之后学期放假,也都会有一段时间待在部队进行训练。

身体素质没得。

格斗技巧也樱

第一就用实力话,给几个最能叫嚣的体校生闷头揍了一堆,收拾得服服帖帖。

之后每次见面都一口一个‘哥’。

也算正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更何身为况军人子弟,不论打架还是打球,都有一股子血性在里面,又凶又狠。

秦令征也不用担心给人打坏了该怎么办。

大不了就掏钱。

一百万不够就一千万。

要是还不够就接着往上加价。

这事虽然听起来混蛋了些,有种纨绔子弟混不吝的劲儿。

但本身也挑不出什么错。

毕竟京里家大业大的公子哥,基本都是这种行事作风。

你要让他拘着或者收敛些,反而还不太合适。

不过体育学院的伙子本身也比一般人皮实扛揍。

身体素质在这摆着呢,身体不好的也进不来这体育学校啊。

因此,至今为止还没发生过秦令征下手太重,把人给打残聊惨案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