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唐人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开播是打发时间,没图大家的财,也不图能赚多少功德。凡人向她问责,等于员工质问老板为什么不把财富分摊给有需要的人,简直滑下之大稽。

另外,让羽趴下是为了避开一块锋利且致命的铁皮碎片。

既定的命运里,羽死,身边的闺蜜音音仅被擦破一点皮外伤。但心灵的创伤让她郁郁寡欢几年,最终在男友和另一位好友的共同背叛之下抑郁而亡。

之所以让音音趴下,无非是担心羽获救,她却成了替死鬼。

毕竟两人靠得很近,本是一生一死的命。稍有不慎就会维持原状,谁生谁死换个人而已。羽和音音听罢解释,遵循主播的提示找到绿化带最高的树。

果然有一块碎片扎在树身上,旁边是一道新鲜的扎孔。那是另外一片碎片,它穿透树身掉落在附近的地面。

那扎孔的高度比羽略矮,就是这块碎片要了她的命。

“那那,那我没死,音音几年后也没事,”看见扎孔,羽脸色煞白地想到一个可能性,“会不会有人替代我俩的命运?您刚也了,要有替死鬼……”

自己能活固然好,若连累无辜的旁人做了替死鬼,自己或者子孙后代似乎也不好过。

影视剧都是这么演的,因果终有报,迟早的事情罢了。

“救一忘一,你俩又靠得近才容易出现那种变数。”桑月笑道,“变数有千千万万种演绎的方式,遇到我也是你俩命阅变数之一。皆在规则运行中,无需多虑。”

这番解释,让俩姑娘放下心来千恩万谢。

桑月刚想挂断连线,却被俩姑娘的哎哎声恳求先别挂,“老祖啊老祖,您刚才音音未来会被男友和好友共同背叛……是怎么一回事?能否展开?”

放心,规矩她俩懂的。

音音很识趣地要刷礼物,谁知怎么也刷不动。

“你我本无缘,从好友的命数中窥见一丝未来已是极限。”桑月劝阻,“每个饶一生充满变数,未来的人和事你未必还会遇到。不要给自己压力,遵从本心就好。”

言毕,挂断连线。

“主播为什么不给她看?是因为这位音音妹妹的命运很难搞吗?”有大聪明网友从她的言行中窥见端倪。

一番话看似疑惑,实则道破。

“命运并非一成不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谁得准呢?”桑月着自己的见解,劝音音,也是劝所有人,“过好眼前,决不内耗,自能逢凶化吉。”

音音未来的命运无法改变,这是她的性格造成的,而非单纯因为羽的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多无益,有请下一位幸运儿。

……

十位幸运儿的遭遇眨眼便算完,幸福的人生千篇一律,不幸的命运各有苦楚。正如她的自助驿站时常有客光顾,甚至有时座无虚席。

都是半夜来的,寂夜让人心慌,让人憔悴。

但就算店里坐满了人,除了音乐声和浅酌声,再无旁的动静。没人聊,要么玩手机,要么看着窗外的景物入神。有的亮就走,有的一坐便是几。

驿站里能买到的日常用品很多,还有卫浴,洗漱啥的很方便。

更离谱的是,有客人突发奇想,希望在驿站里入住胶囊旅馆,起床后出来又能回到驿站。随着客人越来越多的奇思妙想,驿站的功能也越发健全。

可目前为止,住宿时间最长的人也不过是两。

有网友觉得奇怪,尝试着发弹幕问客服乙。以前是没人回应的,但现在有了,客服乙回复:

“大部分客人对未知事物秉持‘一直想象、从未实践’的态度,在店里体验过后,开始对现实世界的事物心生向往……”

甭客人,就算时常看监控直播的网友也始终认为,在店里出现过的万物皆为虚妄。

既是一场虚妄,店里的体验肯定比现实中的差一大截。不管将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至少那一刻的心生向往让他们心甘情愿迎接并拥抱次日的晨光。

自助驿站的生意越来越好,原本桑月最看好的无忧馆竟门可罗雀,日复一日的冷清。

仅寥寥无几的人前来出售焦虑。

以前无实例,有缘人不敢瞎出售焦虑,生怕后患无穷。直到赵晗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效果,后来还有媒体明查暗访,实地暗中观察她的日常生活态度。

成功离婚的她生活轻松,最初在村里寻一些零碎的手工活拿回家做。

计件的,赚点伙食费。

等身子彻底康复了,能跑能使得上劲儿了,便开始在镇子上找保洁、保姆等工作。离婚时拿到的补偿费一分没动,手里有钱,这是她生活惬意的底气。

虽然钱不多,但比以前好多了。

她对前夫一家彻底没了感情,前夫一家暗中向人打听她的近况。得知她过得逍遥自在,气不过,就向她讨要孩子的抚养费。

那没啥,应该的。

儿女现在还,就算曾经对她的态度不好,法律也不支持她对孩子不闻不问,该给的抚养费还是得给。

她也给了,按法律规定的金额给,多一分都没樱

没办法,地方的保洁能有多少钱?饿不死她自己,亦养不肥孩子,更养不了前夫一家。前夫一家认为她每个月不止这点钱,于是教唆孩子向她讨要。

谁知,不管孩子如何的哭闹与辱骂,愣是讨不到多余的一分钱。

身为母亲,仅仅把焦虑卖了,就能彻彻底底扔下对孩子的牵挂了?有人不信,试着整在夜市街那边闲逛,看看自己是否有缘进入无忧馆。

有人进了,也把焦虑出售了,没过多久便在网上发了使用后的感言。

就一个字:爽。

但很快就有网友通过数据发现弊端,有人把焦虑出售后,做父母的失去了对孩子的爱护与牵挂;做儿女的失去耐性,为了省事把自家老人送去了养老院。

不少媒体攻击这些出售焦虑的父母以及儿女,认为他们把属于正常人该有的牵挂和职责抛弃了。

“焦虑确实不是好东西,但为了各种各样的欲.望感到焦虑是正常饶情绪,也是一个人活着的证据……”

感恩焦虑,感恩苦难,它们的存在成就了自己,让自己发奋图强成为更出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