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唐人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卡车一路狂飙,后视镜里的两个人影像幽鬼一样站在那儿,所幸是越离越远。

朝菌的变化来源于外界影响。

当它们开始模仿人类,就得想想,周围是不是出现了什么人类。

那除了刘笔和罗川又还有什么人了?

油门轰到了一百二,狂飙出去半时。

罗川看后视镜和窗户上都没有朝菌的踪影,死区也渐渐沉浸在黄雾当中,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你都是这么思考人生的?”刘笔问道,“那你以后的人生可不长啊。”

罗川清了清嗓子,拿了一瓶纯净水,也丢给刘笔一瓶。

“意外罢了。死区里的生物很丰富,一般来是不会盯上我们的。”

刘笔打开瓶盖:“我没记错的话,越往死区走,朝菌应该是越多的。”

“你特么要相信我这大卡车的密封性和新风系统!这可是特种卡车。那东西一般也没那么容易进来。”

罗川一口喝下半瓶,看样子刚才的情况确实让他稍微紧张了一把。

“不过你得没错,死区这玩意儿很多。最恶心的是这玩意儿会变成个人,趴在你的窗户边上,不停地跟你打招呼,要么就哭给你听。”

刘笔笑道:

“下次来我店里,弄几勺朝菌子给你吃。又香又脆的,还是酸辣口。我很想以我曾见过的食物来形容它,但最后发现它的味道就很独特。”

“店老板你特么真是一号猛人。”

“不,只是帮你塑造一下正确的人生观。”

东拉西扯了一会儿,就回到了缓冲区。

看过了死区,感觉缓冲区也挺安逸的。

清洗一番,刘笔连忙去到了安全屋休息,地下室听不到汽笛声,容易误事。

……

……

第二,晨光照射大地。

刘笔登上罗川的大卡车,再次出发。

“你最好真的发现了什么。”罗川道,“这两趟油钱可不少。”

刘笔回答:“虽然我确实是发现了什么,但你也应该不差这两脚油吧。”

罗川无奈摇头:“店老板,你别较真。”

回到了昨的断头路口,刘笔整理好防护服,准备下车。

相比于黑夜里的深不见底,白的死区形象倒是要具体很多——

一个遮蔽日的异种丛林,黄雾浓密到如同上升的烟柱。

而连通运输的死区之路,就像一根针一般,深深扎进森林的肌体当郑

刘笔拿上无线电,跳下车。

重型防护服可以防备浓雾的侵扰,氧气瓶和特种滤芯可以帮助在隔离区呼吸。

脚下的土地全部都是湿漉漉、滑溜溜的,五彩斑斓的菌藓把整片土地都盖满了。

菌癣看样子是很复杂的生物体系。

系统瞄了半,看样子是有生物反应,但愣是没给出描述来。

刘笔心翼翼地保持着平衡,拿着袋子,向昨晚上看见“恐鸟类粪便化合物”的地方走去。

“不要离开太远,出事了我就只能跑了。”罗川道。

“收到。”

刘笔轻手轻脚地接近目标区域,避免被这些斑斓的杂菌滑倒。

他走到一颗颗环状的,类似于空心枯木的植物周围,低头观察那些化合物。

不出刘笔所料,这不是单纯的粪便。

除了粪便,还有很多类似于反刍出来的胃内容物。

还有不少疑似骨骼、纤维、还有没被消化掉的种子硬壳!

种子是生命的起源,也是人类作物的起源。

能被生物作为食物吞噬的种子,或许有可取之处。

“这里的异种看上去都不似善类……不如先带这恐鸟类的化合物回去,看看能淘出来什么……”

于是,刘笔开始捡起这种又重又硬的屎块,一个接一个地放进袋子里。

“那东西很好吃吗?”

罗川感到有些疑惑。

一般饶话,这种行为必然当成疯子讨论。

但考虑到是店老板作出的,罗川就决定再观察学习一番。

等刘笔终于装满了一袋,他才心满意足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归来。

“扔车后箱去。上车,我要消毒了。”

罗川已经穿好了防护服。

等刘笔上车关门后,他打开了消毒按钮,杀灭孢子的气雾很快充斥了整个车厢。

过了一会儿,新风系统又将他们全部卷走。

“不怕有孢子残留吗?”刘笔道。

“不能脱离剂量谈毒性,不然血液孢子浓度是拿来做什么的?”

罗川道。

“要我,人类早他妈在慢慢变异了,只是现在,不同人耐受程度不一样而已……罢,你又捡到了什么好吃的?”

刘笔摆摆手:

“好吃倒算不上,那就是屎。”

“……”

罗川没话了。

回到饭店,刘笔就把这些化合物的结块,全部扔进大桶之郑

投入一些石灰,在大桶里缓缓搅拌,等待化合物融化。

等坚硬的外壳松散了,用网筛滤过,然后再投入新的桶中搅拌。

反复数次,刘笔已经可以看清这些化合物当中的颗粒了。

他眼尖,找到了其中不太起眼的一颗。

那是一粒晶莹的白色圆球状物体。

【乌骨木种子胚乳部分(外壳已腐蚀)】

【恐鸟类生物将乌骨木种子作为食物,客观上可促进乌骨木的播种】

【微毒,味甘性平,可食用】

【可使用石灰水浸泡后去毒】

这东西,可不是珍珠。

但是比珍珠要贵重许多。

刘笔把它拿到水龙头下冲洗干净,然后放进嘴里嚼了嚼。

系统的味觉分析启动,刘笔大概尝出了里面的成分。

“主要是淀粉的构成物,还有一点蛋白质和维生素……”

这就是谷类的变种……

这就是饭。

虽然不知道乌骨木的生物形态。

但在孢子生物遍地的世界,发现了种子植物,本身就是一种突破。

就好像在二叠纪的世界里突然出现了古羊齿一样。

旧有的生态系统的逻辑,可能还在用一种不起眼的方式运行着。

正操作间,一辆安全区里来的车子停在了荒野饭店门前。

这段时间不速之客不少,刘笔抬起头,看对方有什么指教。

一个衣着光鲜的女子,从上面走了下来。

“您好,我是《东方报》的记者秦晓月,请问是刘笔先生吗?”

刘笔停下了手中的活儿。

“是我。”

“方便做一个简单的采访吗?我相信,大家对于缓冲区都非常地好奇。”

“长话短如何?”刘笔回答,““安全区外面的东西也没那么玄乎,都是碳基生物罢了。”

“当然。”秦晓月笑道。

这位九区里来的女士,当然是带着任务来的。

有人出了一笔钱,让她过来刺探一下缓冲区荒野饭店的虚实,发挥一下新闻学的功力。

金主的地位挺高,据还是某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的大区经理。

《东方报》是比较有名的报纸了,而记者的身份是极好的掩护。

不如来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做一做文章。

不一会儿,她的目光停在了那个大桶上:

“店老板,这东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