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唐人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唐人小说网 > 科幻 > 幽谷怨灵 > 第1241章 星芒的约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宴会上,视频里的姑娘打来电话。她的女儿举着块自制的米糕,对着镜头喊:“你们看我的星星!”姑娘用蓝莓酱画的星芒歪歪扭扭,却在中央点了颗黄糖,像男孩帕子上的桂花糖。“我们这里也在办宴会呢,”姑娘笑着,“有位越南的阿姨,带来了她母亲的蓝布头巾,上面的星芒和你们的一模一样。”

林砚把手机架在米糕旁,让两地的星芒在镜头里相遇。越南阿姨的蓝布头巾出现在屏幕上时,修族谱的老先生忽然凑近了看:“这是‘双钩星’!清光绪年间,青溪镇的染布匠人曾去越南传艺,教的就是这种星芒绣法。”他翻出古籍里的插图,图上的星芒果然和头巾的纹路重合,连针脚倾斜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我母亲,这头巾是她祖母从位中国姑娘那换的,”越南阿姨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带着淡淡的口音,“当年用三斤咖啡换了块蓝布,‘蓝布比黄金金贵,能记住家在哪’。”她指着头巾的边角,那里有个的补丁,用的是雪青色的布,正是新疆女孩寄来的薰衣草染布。

福利院的男孩举着自己的帕子,对着镜头比划:“我的星星也有补丁!”他的帕子上,林砚补的蓝布刚好形成个三角,像星芒的一角。视频里的姑娘看见帕子,忽然从兜里掏出块蓝布,上面用红线绣着个歪歪扭扭的“友”字:“这是我给你的礼物,等我去青溪镇送给你。”

大暑的午后,听障学徒带着孩子们用蓝布拼星芒。男孩们负责剪布,女孩们负责拼接,最后拼出的巨型星芒铺满了整个晒布场,每个角都用不同的蓝布组成——有内蒙古的羊毛蓝布,有新疆的薰衣草染布,有法国寄来的蓝布书签,还有越南阿姨头巾同款的“双钩星”布块。

“他这是‘世界的星星’。”阿果翻译道,男孩忽然指着星芒的中心,那里留着块空白,“要等视频里的妹妹来补全。”林砚望着这片蓝,忽然觉得它们像片流动的海,每个浪头都带着不同的故事,却在同一片星空下相拥。

处暑那,越南阿姨寄来了个包裹。里面是条蓝布围巾,上面绣着中越双语的“星芒相伴”,边角还缝着颗咖啡豆,像颗褐色的星星。“我母亲总,咖啡的苦里要加勺糖,就像日子再难,也有甜在等着。”附信里,“这条围巾,送给青溪镇的孩子们,让他们知道,越南有位奶奶在惦记着他们。”

林砚把围巾给福利院的男孩围上,蓝布贴着脸颊,暖暖的。男孩忽然指着咖啡豆:“它在跟我话呢。”他把围巾凑近耳朵,咖啡豆碰撞布的声音沙沙响,像有人在低声“别怕”。

白露那,视频里的姑娘带着女儿来了。姑娘穿着蓝布连衣裙,辫子上系着越南阿姨寄的咖啡豆串,见到福利院的男孩,立刻把兜里的“友”字布递过去:“给你!我们现在是朋友了!”男孩回赠了块星芒米糕,上面的桂花糖特意多加了颗,像姑娘米糕上的黄糖。

两个孩子在蓝靛田边奔跑,蓝布围巾在风里飘动,像两只追逐的蓝蝴蝶。林砚和姑娘坐在石桥上看着他们,姑娘忽然指着田里的蓝靛草:“你看,它们的叶片在阳光下,像无数个星芒。”她从包里拿出本相册,里面贴着各地寄来的星芒物件照片,“我想做本‘星芒志’,记录每个星星的故事。”

秋分的晒布节,“星芒志”的第一版印好了。封面上,青溪镇的石桥横跨在蓝布拼的星芒上,桥栏上爬满了蓝靛藤,藤上开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花。翻开第一页,是越南阿姨的头巾和米糕的合影;最后一页,是两个孩子在星芒下牵手的照片,旁边写着:“星星会记得所有的约定。”

宴会上没到场的人,都发来视频祝福。法国汉学家的孙女举着幅画,画上的星芒里,青溪镇的石桥和埃菲尔铁塔连在了一起;内蒙古的牧民展示着新染的蓝布,上面的星芒纹里,混着蒙古包的图案;新疆的笔友带着同学们,在薰衣草田里拼出个巨大的星芒,每个人手里都举着块米糕。

林砚把所有视频投影在晒布场的蓝布上,各地的星芒在布上闪烁,像片真正的星空。听障学徒忽然拉着众饶手,围着星空跳舞,阿果领着大家唱染布歌谣,歌词被改成了“星儿亮,布儿蓝,四海一家心相连”。

夜深时,两个孩子躺在蓝布拼的星芒上,数着上的星星。“你看,那颗最亮的,像不像我们的米糕?”姑娘指着狼星,男孩点点头,忽然指着地上的蓝布:“你看,布上的星星也在眨眼睛!”月光穿过布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流动的光斑,像无数颗会走的星。

林砚望着这一幕,忽然明白星芒的真正含义。它不是固定的图案,而是人心的形状——越南阿姨的咖啡豆、视频姑娘的蓝莓酱、男孩的补丁帕子、女孩的红线绣,都是念想在借星星话,告诉每个漂泊的人: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总有颗星为你亮着,总有块米糕为你留着,总有片蓝布记得你的模样。

就像此刻,各地的星芒还在视频里闪烁,晒布场的蓝布还在风中轻轻摇晃,两个孩子的笑声还在蓝靛田上回荡,而那座石桥,像根长长的线,一头拴着青溪镇的米糕香,一头拴着世界各地的星芒光,中间串着无数句“我们是朋友”,在时光里永远明亮,永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