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唐人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唐人小说网 > 科幻 > 幽谷怨灵 > 第1156章 双向奔赴的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6章 双向奔赴的籽

光带中点的亮斑里,双生籽像被无形的手掰开的星子,往地球飘的那颗,籽壳上沾着空间站的钛合金碎屑,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却被银线缠着的社区面包香中和得温润;往空间站飘的那颗,裹着竹架的陈年竹屑,带着雨水浸泡过的霉味,却混着银河星尘的清冽,像封带着故乡泥土的信。林砚站在竹架旁,看见往地球的籽突然停顿,银线从籽壳里涌出,往光带中点探了半寸,仿佛在给另一颗籽送别,而那半寸的距离,正好等于外婆当年种蓝靛时,两株苗之间的间距。

往地球的籽落在社区面包店的窗台,银线缠着面包炉往上爬,把籽固定在最靠近热源的地方。烤面包的师傅打开炉门时,籽壳突然裂开,根须往面团里钻,当出炉的法棍里,竟带着蓝靛果干的甜香和钛合金的冷冽,像把宇宙的金属味,揉进霖球的麦香里。“老顾客今的面包赢星空的嚼劲’,”师傅笑着给林砚递来块热乎的,银线从面包里钻出来,在她掌心织出空间站的影像,“你看,籽把那边的故事,都揉进面团里了。”

往空间站的籽顺着光带飘进生态舱时,宇航员正在给蓝靛丛浇水,银线突然缠着他的水壶往上爬,把籽送进壶里。浇水的瞬间,籽在土壤里炸开,根须往空间站的金属管道里钻,缠着太阳能板的线路、生命维持系统的管线,把竹架的旧土味,送进了每个机械角落。“现在生态舱的警报声,都带着点蓝靛的清苦,”宇航员对着通讯器笑,他的飞行服上,银线正织出竹架的轮廓,与地球社区的竹架形成对称,“像老家的竹架在提醒我‘别熬夜’。”

暴雨冲刷社区时,面包店窗台上的双生籽突然发芽,银线往雨幕里织出伞状的网,网眼间的光粒里,浮着空间站的画面:宇航员正对着蓝靛丛微笑,背景里的舷窗,映着地球的弧线,与社区面包店的雨景重叠在一起。“这是籽在直播,”躲雨的学生指着网眼,“地球下雨时,空间站的蓝靛会往窗边靠,像在看老家的雨。”林砚看着网眼,发现最亮的那颗光粒里,外婆的身影正站在竹架旁,往面包店的方向挥手,仿佛在给两个星球的籽同时打招呼。

深夜的空间站,往地球的籽传回的生长数据在屏幕上跳动,植物学家发现,它的根须在土壤里织出的网,与空间站的金属管道布局完全相同;而往空间站的籽,根须的生长轨迹,竟与社区面包店的电路走向重合。“这是生命在复制彼茨环境,”老教授指着对比图,“就像你外婆把蓝靛种得和邻居家的一样齐,‘看着亲钳。”林砚翻开外婆的种植笔记,发现相同的规律早被老人用银线画在纸上,竹架的位置,正好对应着空间站的控制中心,“原来她当年的布局,是在给宇宙画地图。”

秋分的“双籽宴”上,社区居民用面包店的双生籽做馅料,包进蓝靛叶里,蒸出的点心带着金属与泥土的混合香;空间站的宇航员则用蓝靛籽炖了锅汤,汤里飘着竹架的旧土味,通过光带的实时传输,两边的食物在屏幕上形成完美的镜像。“这是地共厨,”林砚举着点心对着镜头,银线从点心和屏幕里涌出,在光带中点织出个巨大的蓝靛花,“籽不管在哪做饭,只要用了牵挂当调料,味道就会一样。”此刻光带中点的花突然发亮,映出外婆的笑脸,她正往两个方向的锅里,同时撒着蓝靛粉。

社区的孩子们用面包店的双生籽和空间站的影像,做了幅拼贴画,贴在竹架上:左边是地球的面包炉冒着蓝靛烟,右边是空间站的生态舱开着透明花,中间的光带里,两颗籽在互相挥手。“老师这疆交换人生’,”扎羊角辫的姑娘指着画,“地球的籽在学宇宙的样子,宇宙的籽在学地球的样子。”林砚看着画,发现光带中点的位置,银线正缠着颗新的籽,往更远的星系飘,籽壳上同时印着面包店的麦香和空间站的金属味,“这是它们的孩子,”老人笑着,“要去给更远的地方送牵挂了。”

植物学家的团队在光带中点安装了“籽信中转站”,让往地球和空间站的籽,都能在这里交换记忆。往地球的籽经过时,会留下空间站的金属香;往空间站的籽经过时,会留下竹架的旧土味,而中转站的银线,会把这些记忆编织成新的籽,往宇宙的每个角落飘。“这是生命的邮局,”年轻学者指着运转的机器,“邮票就是蓝靛香,地址就是银线的方向。”林砚看着新织出的籽,发现它们的银线里,既有外婆的指纹,又有宇航员的掌纹,像两个星球的生命,在牵挂里握了次手。

社区的面包店旁,双生籽的藤蔓顺着光带往竹架的方向爬,渐渐与社区的蓝靛丛连成一片,开花时,一半花瓣带着麦香,一半带着金属味,而所有花的朝向,都精准指向光带中点。“这是植物在给邮局指路,”林砚摸着朵新开的花,银线从花里涌出,在她掌心织出张宇宙地图,每个星球的位置,都有颗双生籽在闪烁,“就像路牌告诉旅人‘往这走能到家’。”此刻空间站的生态舱里,新苗的花瓣上,银线正往地球的方向绷紧,把宇航员的乡愁,顺着光带往面包店的方向送,让刚出炉的面包,都带着“想家的温度”。

林砚在社区的石碑上,刻下两颗籽的轨迹,旁边写着:“往哪走,都是回家的路。”银线从刻痕里涌出,在石碑周围织出地球与空间站的立体模型,光带中点的亮斑里,外婆的身影正往两个方向的籽里,各放了颗蓝靛籽,像在给这场双向奔赴的牵挂,盖上家的邮戳。她知道这两颗籽会继续生长,把地球的麦香送得更远,把宇宙的金属味带得更近,而光带中点的亮斑,会永远亮着,像个温暖的中转站,让所有出发与归来,都能在这里,找到最熟悉的味道。